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成功母乳餵養?一位產科醫生的血淚母乳之路

上帝保佑了我成功受孕, 也保佑了寶寶在整個孕周都健健康康, 原本以為一切非常順利的我, 在成功順產後, 卻迎來了比懷孕和分娩更大的挑戰——母乳之路。

在這裡我不禁有些慚愧, 因為我好歹是一名醫生, 卻在母乳這條路上走得如此艱辛。

寶寶出生後, 護士很快讓我與寶寶有了第一次的肌膚之親, 我把那小小的軀體抱在懷裡, 開始讓他吸吮乳☆禁☆頭, 開始了第一步接觸。 看著他一口一口的吸, 覺得挺好玩兒, 還以為這樣就順利成功的做媽媽了。

可惜很快我發現媽媽沒這麼容易做:小寶寶尚分不清晝夜,

Advertisiment
從醫院回家後, 他每隔一小時就吃一次母乳, 每次至少吸吮半小時以上, 由於新手媽媽經驗不足, 我的乳☆禁☆頭皸裂十分嚴重, 以至於痛到他一吸我簡直是撕心裂肺——產後第三天, 我開始了對外界的狂亂求助。

母乳餵養常見十大難題, 可以點擊看這裡)

聯繫不少有經驗的媽媽朋友, 求助帶過寶寶的媽媽, 諮詢我的醫生, 還在網上瘋狂的搜索關鍵字——希望對寶寶不停吸, 每次吸得時間長的問題進行解決。

大部分人的答案是告訴我寶寶沒吃飽, 建議加奶粉, 這讓我自信心受到莫大打擊, 心情開始沮喪, 甚至有了產後抑鬱的徵兆。 在內心裡, 我不想承認自己不夠奶, 也不想加奶粉, 到後來我幾乎是在和自己較勁, 不管休息夠不夠,

Advertisiment
我就是想給孩子吃母乳。 那時候的每天, 我都活在懷疑自己, 但又盲目自信的矛盾日子裡。

乳☆禁☆頭皸裂, 嚴重時還會流血, 但這些疼痛我已經毫不顧及了, 我只想喂飽他, 直到一天實在疼得撐不住了, 我決定用吸奶器吸出來給寶寶吃。 用吸奶器每次每邊可以吸20-30ml——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自己是有多傻!20-30ml對於一個剛出生幾天的寶寶絕對足夠了, 可惜我彼時的無知讓我驚慌失措。

孩子用奶瓶吃奶, 吃的很快, 所以有一段時間我想, 如果吸出來他也吃, 那就算了, 沒必要糾結親喂與否。 但作為母親的天性, 有時還是想把寶寶抱在身邊親喂, 這問題又來了:寶寶不吃乳☆禁☆頭了, 只吃奶瓶, 後來我才知道他出現了乳☆禁☆頭混淆的情況。

於是我又踏上了糾正乳☆禁☆頭混淆,

Advertisiment
同時治療乳☆禁☆頭皸裂的道路。

可以說, 產後的半個月裡, 我就是被這幾個反復出現的問題煎熬著度過的, 雖然有一些朋友的幫助, 但能夠真正給予科學理論支持的很少, 畢竟大部分人都沒有接受過母乳餵養最新知識的系統培訓。

諮詢過多少人, 我自己也不記得, 最後我終於找到一位靠譜朋友醫生——我跟她也是有緣, 我為她接生, 她又如此鑽研母乳餵養。 事實上, 我真的不知道一位營養科醫生會對母乳研究得那麼深。 這位給予我很大幫助的人, 她解決了我在母乳道路上的很多困惑, 正因為有了她的幫助, 我的孩子才順利有母乳吃, 直到現在。

通過劉瑩醫生, 我明白了乳☆禁☆頭皸裂就是銜乳不當導致的,

Advertisiment
正確的銜乳姿勢非常關鍵。 乳☆禁☆頭混淆問題則需要廢除奶瓶, 讓寶寶逐漸接受親喂。

再之後, 還有我的追奶之路, 背奶之路, 都很艱辛, 都不容易, 但最後我都成功了, 直到今天, 除了第一個月讓孩子吃過幾次奶粉, 後來都是給母乳了。 甚至現在, 我還在歡樂的背奶之路上。

或許你覺得我是個糾結的人, 畢竟奶粉又不是毒藥, 是的, 我明白這個道理, 但作為媽媽, 我還是想給他母乳, 這就是我的理由。

母乳之路並不簡單, 我在這條道路上還有一些心得, 願與你分享:

母乳是一場信心的遊戲, 只要你相信你有奶, 就一定會有。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是這麼說的:99%的女性都可以母乳, 這就是哺乳動物所特有的能力, 所以我不相信自己就是那1%的人。

Advertisiment

在產後的月子期, 很多媽媽覺得為什麼生活好像除了餵奶, 還是餵奶, 不然就是吃飯——這就是坐月子。 你只需放鬆心情, 正常飲食, 讓新的生活節奏, 生活習慣順其自然就好, 有一些不適應是非常正常的, 盡力克服、坦然接受就可以了。 如果你可以給寶寶母乳, 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輕易放棄, 寶寶需要你。 只要你能堅持下來, 母乳一定會有的。

繼成功實現了前6個月的純母乳餵養, 以及之後的添加輔食, 對我來說, 每天拿著奶包上班下班, 一歲之後哪怕上夜班也繼續背奶——我已經愛上了這種感覺, 其實是愛上與寶寶相處的每一個時刻。

所以想堅持母乳的媽媽們, 加油哦!慢慢你就發現, 在寶寶長大後, 吃奶不是他的全部, 他不再以奶為生存食糧後,母乳給予他們生存糧食意義之外的更多更多意義。

他不再以奶為生存食糧後,母乳給予他們生存糧食意義之外的更多更多意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