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應對電子產品依賴症

養生之道網導讀:

父母首先需要建立起與孩子之間有效的親子溝通, 同時建立規則, 説明寶寶有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

專家支持:徐凡(兒童心理學專家)

Advertisiment

來源:“父母必讀”公眾號

尋求認同感

很多孩子沉迷于遊戲不可自拔, 往往是因為在現實世界裡找不到自我價值, 不被認可。 而在虛擬世界裡, 他們常常可以體驗到一呼百應, 一統天下的感覺。 這種 “自我肯定”的巨大差異, 使得孩子留戀遊戲世界。

缺乏有效的溝通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 都會有溝通的需要。 然而“溝通”並不是簡單的“說話”。 家長和孩子在一起時的氛圍, 傳遞出的情感, 肢體的含義, 話語是否好理解等等, 都是溝通的一部分。 當家長用打罵、指責、恐嚇等方式對待孩子, 讓孩子畏懼與父母溝通的時候, 孩子們會無意識地去尋找另外的出口, 而網路遊戲就是這樣一個出口。

缺少幫助自律的方法

Advertisiment

孩子的好奇心強, 能在遊戲中感受到與現實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 所以很容易被吸引。 但是孩子的年紀小, 掌管控制功能的前額葉尚未發育完全, 缺少完備的自控能力。 作為成年人, 父母不能只說“你應該做……”, 而是應該幫助他一起找到“能夠完成”的方法。

那麼, 作為父母, 我們該怎麼做呢?

真正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

在許多網路成癮的家庭中, 家長都屬於“忽略型”, 無論他們的外在表現是嚴厲的管理, 還是不聞不問, 事實上, 都是缺乏對孩子真正的理解。 如果父母總是 “懲罰他”、“不理他”, 孩子不會真正地聽話。 所以, 父母要學會換位思考, 重建良好的親密關係。 良好的親密關係是溝通的基礎, 只有在此基礎上, 真正的溝通才能得以實現,

Advertisiment
教育才可能事半功倍。

提升親子溝通的有效性

父母在與孩子進行溝通時, 應該採取合適的方式:

1.結合孩子的能力, 和孩子一起商量可以實現的目標。

2.表達時傳達的應該是“我幫助你”, 而不是“我要求你”。

3.讓孩子看到成長和改變的可能, 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4.溝通不暢時請先反思, 改變自己, 成年人需要做出表率。

5.真心地為孩子每一小步的前進而喝彩。

6.耐心傾聽孩子的聲音。

做好時間管理

建議父母3歲之前不要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 電子螢幕上的圖案如果色彩、亮度變化頻繁而快速閃爍, 會使眼睛疲勞, 進而可能會導致眼部疾病, 如“近視眼”等症狀。

孩子接觸電子產品之後, 父母應該跟孩子明確每次玩電子產品的時間不超過15分鐘。

Advertisiment
孩子對15分鐘沒有具體的概念, 父母可以在邊上放一個小沙漏, 告訴他:“等上面的沙子都流到了下面, 我們這次的遊戲時間就結束啦!”待時間結束, 父母必須讓他停下來, 帶著他到窗戶邊或走廊裡, 引導孩子遠眺大自然的景物, 以緩解眼睛的疲勞狀態。

除了電子遊戲, 孩子還可以玩很多東西!

當孩子開始接觸電子產品以後, 父母需要幫助孩子找到孩子感興趣的其他活動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父母需要調動自己的積極性, 多多製造機會讓孩子接觸其他更有趣、有意義的活動。 比如:

●體育運動, 適當的運動説明孩子從電子產品中解放出來, 有利於增強他們的體質, 促進肌肉、骨骼、關節的發育, 同時心情愉悅。

Advertisiment

●走進大自然, 無論是樹葉上的小昆蟲、奇形怪狀的小石子, 還是可愛的動物朋友們, 那裡肯定有比電子產品更吸引孩子的地方。

●發展孩子自身的興趣愛好, 比如畫畫、鋼琴、圍棋, 它可以説明孩子轉移對電子產品的注意力。

總之, 電子產品只是一種工具, 它對孩子影響的好壞取決於我們是否使用得當。

父母首先需要建立起與孩子之間有效的親子溝通, 同時建立規則, 説明寶寶有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 比如規定一天玩電子產品的時間、次數, 規定吃飯時、睡覺前不許碰電子產品。 現實世界豐富多彩, 父母還應該為孩子選擇有趣的可替代活動, 比如走進大自然, 培養孩子更廣泛的興趣愛好。 有了健康的體魄, 規律的生活, 有效的對話以及有選擇的有益活動, 孩子自然不會沉迷於電子產品。

孩子自然不會沉迷於電子產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