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應對孩子的說話不算數?

為什麼寶寶會說話不算數

3歲半是寶寶感覺缺乏安全感的年齡段, 這時候寶寶的性情會變得古怪, 也經常做一些事情去吸引父母的注意, 有時候他們甚至覺得讓父母生氣也是讓父母關注自己的一種方式。

另外, 孩子剛剛開始建立社會交往原則, 遵守約定是一個比較新鮮的事情, 需要一段時間來習慣, 也需要反復的實景練習才能確立。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 父母的一些錯誤示範, 或者對孩子沒有遵守約定的事情抱著沒轍無奈的態度, 都會讓孩子感覺是否遵守約定並不重要。

但是到了4歲左右,

Advertisiment
這種不安全感會變得穩定一些, 孩子也會開始逐漸關注人際交往之間的問題, 再加上幼稚園老師的教育, 父母的言傳身教, 都會讓孩子漸漸學會信守承諾。

孩子只有從小養成了誠信的好習慣, 將來才能獲得社會的信任。 那麼面對說話出爾反爾的孩子, 父母應該採取什麼措施呢?

父母先說話算數

要孩子說話算數, 首先父母就要以身作則, 給孩子樹立一個守信承諾的好榜樣。 不但要對朋友、家人、同事答應了就要辦到, 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的許諾, 家長應該要說到做到。

很多時候我們哄孩子都會說“若乖乖把飯吃完, 週六帶你去兒童公園玩”但是到了週六家長卻把事情丟到九霄雲外, 搞到寶寶空歡喜一場。 如果家長長期用這些無法兌現的承諾來欺騙他,

Advertisiment
最終只會讓孩子產生不信任感。 孩子也會學著父母的樣子, 承諾說過就算, 並不打算認真實現。

在生活中, 孩子面前, 家長應做到不應輕易向孩子作承諾, 一旦許諾, 就—定要設法兌現;如果因為某種原因對孩子失信, 應該及時向孩子說明, 不能敷衍了事。 應該鄭重向孩子道歉, 並和孩子一起商量可以用什麼形式彌補。

先寫作業再去玩

寫作業和玩耍讓孩子去選的話, 肯定百分百會選擇玩耍。 作業必須得寫, 很多孩子向爸媽允諾先玩了再回來寫作業, 但結果往往是玩完了, 就靜不下心來完成作業了。 父母還得勞心勞力地在孩子身邊督促著他。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心理狀態:往往會去做比較容易,

Advertisiment
相對收益比較大的事情。 對於孩子來說, 玩耍便是如此。 因此很多時候他寧可被批評幾句, 也還是會選擇先玩。 針對這個問題, 家長不妨將玩耍和作業的位置互換, 大棒和胡蘿蔔並用。 那就是家長讓孩子做作業前給他一個完成任務的目標。

比如做完作業後才可以看他最喜歡的動畫片, 讓他做作業變得有目標有動力, 那麼作業也會變得相對容易輕鬆一些。 完成作業後, 家長一定要履行當初答應他的事情, 讓他看動畫片或者玩耍, 父母也要給孩子精神上的鼓勵讚揚哦!

看電視, 看兩集就是兩集

孩子看動畫片很過癮, 坐在那裡一動不動, 一看就是一個下午, 媽媽擔心孩子會近視眼。 所以現在只讓他看兩集就不讓看了,

Advertisiment
但是孩子又吵又鬧, 嚷嚷說最後一集, 可是又說話不算數, 一集又一集。

孩子對於喜歡的東西總是不斷地索求沒有限度, 家長若想控制好孩子的這種貪得無厭, 父母“說一不二”的原則堅守很重要!當初約定只看兩集, 那麼家長便督促孩子遵守諾言;如果孩子違反約定, 家長跟他說明那就把明天一集的配額使用了, 今天多看了, 明天就少看一集。

如果孩子死纏爛打, 故技重施, 家長也要咬定青山不放鬆, 不能看就是不能看;如果孩子表現得好, 則及時多讚揚孩子“今天自覺只看兩集, 寶寶很乖”。 家長堅持原則, 作風一致, 讓孩子感覺父母是說到做到的, 不准就是不准, 沒有空子可鑽。 當然, 家長可以提議他看完兩集動畫片後去玩點別的,

Advertisiment
比如到樓下騎自行車, 適當地轉移一下注意力。

情景小遊戲, 讓孩子學會守規則

爸爸和寶寶玩跳棋的時候, 如果爸爸今天勢頭很猛, 寶寶不願輸往往會多次“悔棋”。 這其實也是寶寶說話不算話的一種表現哦。 如果爸爸也只是讓寶寶隨意為之, 不遵守規則, 長期如此寶寶容易自我中心, 在人際交往中視規矩於無物哦。

家長可以多和孩子玩情景類小遊戲, 讓孩子學會在遊戲中遵守規則信守承諾。 比如和孩子玩打保齡球的遊戲, 瓶子倒掉一個就能得到一顆草莓。 遊戲中, 孩子往往不守約定, 會多放一兩顆草莓, 或者不肯輪流, 不讓對方打球, 也不肯站在指定的線外打球, 甚至用腳把球瓶都踢倒等等。 這時家長應該告誡孩子,如果繼續破壞規則的話,草莓將被端走,遊戲將中止。

類似這樣的遊戲能夠讓孩子親身體驗遵守約定。或許他會想盡辦法逃脫、鑽空子,這就需要父母具備足夠的耐心以及靈活的頭腦,想一些辦法來糾正孩子的行為了。

這時家長應該告誡孩子,如果繼續破壞規則的話,草莓將被端走,遊戲將中止。

類似這樣的遊戲能夠讓孩子親身體驗遵守約定。或許他會想盡辦法逃脫、鑽空子,這就需要父母具備足夠的耐心以及靈活的頭腦,想一些辦法來糾正孩子的行為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