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應對孕期子宮肌瘤

當寶寶落戶在媽媽的子宮時, 子宮就成了寶寶的第一個家, 從此, 這個小生命就擁有了在子宮的十個月的居留權, 媽媽想必早已經通過各種努力為寶寶的“新家”做好了準備, 讓寶寶在健康的環境中順利地成長, 然而, 當一些不速之客如子宮肌瘤突然造訪時, 媽媽們又該如何面對呢?

認識子宮肌瘤

好發于育齡婦女, 多數是良性

子宮肌瘤是婦女朋友們最常見的骨盆腔腫瘤, 在生育年齡的婦女有高達20﹪的機率被發現有子宮肌瘤, 幸好大多數是良性的, 惡性病變的機會低於0.5﹪。 也因為子宮肌瘤好發在生育年齡的婦女身上,

Advertisiment
所以懷孕時合併有子宮肌瘤, 是不少准媽媽們必須面對的課題。

大部分的子宮肌瘤都沒有症狀, 許多婦女朋友直到懷孕後照超音波時, 才被告知自己長了子宮肌瘤, 她們常常擔心子宮肌瘤是否會影響腹中胎兒的成長?是否會引起子宮收縮?是否會提高生產時母親及胎兒的風險……, 這些疑慮造成了准媽媽們生理及心理上不少的壓力。

症狀因生長位置而異

子宮肌瘤由於生長的位置及大小不同, 可分為:漿膜層子宮肌瘤、肌肉層子宮肌瘤、粘膜層子宮肌瘤, 因此所產生的症狀也不盡相同:

(1) 子宮粘膜層的肌瘤:可能有經血過多、經痛、流產等現象。

(2) 子宮前壁上的肌瘤:可能導致頻尿的症狀。

(3) 子宮後壁上的肌瘤:可能產生排便困難。

Advertisiment

(4) 子宮側邊的大肌瘤:可能壓迫輸尿管, 導致腎臟水腫。

可能導致不孕症或習慣性流產

在某些婦女身上, 因為子宮肌瘤的生長位置導致了不孕症(3﹪)或是習慣性流產, 而這些婦女必須在懷孕前評估, 是否經由手術切除子宮肌瘤來解決不孕症及流產的問題。

子宮位於骨盆腔中央, 呈倒置的梨形, 是女性最重要的生☆禁☆殖☆禁☆器官之一。 懷孕前子宮只有雞蛋那麼大。 懷孕後, 一直都比較堅韌的子宮的肌肉由於激素的影響會變得很柔軟, 隨著胎兒的成長不斷地伸展。 臨近預產期時, 子宮的大小達到了30釐米以上。 如果不速之客子宮肌瘤造訪, 准媽媽能否順利地度過孕期和分娩?

孕期:要注意觀察子宮肌瘤會不會隨著子宮長大而變大。

Advertisiment
子宮肌瘤是在子宮中長出的像瘤一樣的東西, 30歲以上的女性30%~50%的人都有可能被發現長有子宮肌瘤。 肌瘤的大小以及長出的地方各有不同, 因此, 在孕期出現的問題也會有所不同。 因為子宮肌瘤在孕中期的時候有變大的傾向, 所以在懷孕初期的時候如果肌瘤的大小在5釐米以上的話就要小心出現流產和早產的危險, 有些情況還需要靜養。 另外, 胎盤附近如果長有肌瘤的話就更要注意觀察胎盤的機能是否正常。

分娩:如果子宮肌瘤過大或阻塞產道, 需要進行剖宮產。 子宮肌瘤可以長在很多位置, 但只有長在子宮頸部才會對分娩產生影響。 雖然這種情況很少見, 但一旦發生, 就需要採取剖宮產,

Advertisiment
才能使孩子順利降生。 採取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要在孕37周以後, 通過觀察子宮肌瘤的位置和大小來決定。 如果長有子宮肌瘤, 很可能會出現子宮在分娩時不能很好收縮的情況, 而發生產後出血。

產後:子宮肌瘤本身會縮小。 產後, 子宮會慢慢收縮到和孕前一樣大小, 但子宮肌瘤的存在會妨礙子宮的收縮。 為此, 在產後的一段時間裡要注意觀察子宮收縮的情況。

另外, 大部分子宮肌瘤本身在產後都會自動變小。 所以沒有必要急急忙忙地進行手術摘除, 但一定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產後3個月追蹤肌瘤

子宮肌瘤發生的成因, 目前仍是個謎, 可能與基因體質、女性荷爾蒙(動情激素、黃體素)有關;也因為成因不明,

Advertisiment
我們很難去預防肌瘤的產生, 或去預測日後的復發。 懷孕後, 婦女體內大量增加的女性荷爾蒙, 應該會刺激子宮肌瘤不斷長大;但在我們的臨床觀察, 卻發現子宮肌瘤在懷孕期間通常會維持原先的大小, 或是稍微增加;而在產後因為女性荷爾蒙的降低及血液迴圈的減少, 有變小的跡象, 可以在產後3個月用超音波來追蹤肌瘤的大小。

子宮肌瘤是婦女朋友在生育年齡常常遇到的狀況, 懷孕前必須仔細評估, 是否會導致不孕?是否需要開刀?開刀是否會增加不孕的機會?若是懷孕後才發現, 不要過度憂心, 因為嚴重併發症的機會並不多見。 重要的是尋找一個值得信任、瞭解你病情的婦產科醫生, 充分的溝通, 瞭解各種治療的優缺點, 進一步做出適當的治療。唯有如此,相信子宮肌瘤絕對不是懷孕婦女們的負擔!

進一步做出適當的治療。唯有如此,相信子宮肌瘤絕對不是懷孕婦女們的負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