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俗話說, “心靈手巧”“十指連心”, 這說明了手和大腦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而我們認為“兒童的智慧在於他的手指上”, 所以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 我們注重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培養幼兒動手能力有其重要的意義

第一、手的活動能促進大腦的發育。 心理學告訴我們, 人的心理活動(包括智力活動)是大腦的機能。 一個人智力水準的高低, 創造能力的強弱都取決於其大腦的機能是否成熟與發達。 讓幼兒多動手就能促進大腦很大一塊區域的發展, 當幼兒雙手活動時, 指頭上的神經細胞會隨時將資訊傳到大腦,

Advertisiment
因而加強幼兒手的活動是開發大腦潛在機能, 培養創造性的重要環節。

第二、手的活動能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我們曾經教過一位名叫華華的小朋友, 他本來具有很好的創造性思維和想像, 只是他不善於表達自己, 沒辦法用語言流暢地表現他的創造力, 給人一種愚笨的印象。 針對華華這樣的表現, 我們訓練他用自己的巧手來表達他的思維與想像, 讓他動手做一些手工, 這樣就可以避免其言語能力差帶來的缺陷, 他的創造力可以充分的發揮, 從而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賞識, 並能不斷的發展。

第三、手的活動能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敢想敢幹的大無畏精神和堅持到底的意志品質。 從小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不僅讓幼兒獲得表現自己的創造力的機會,

Advertisiment
還可以使他對自己的聰明才智產生足夠的信心, 養成他敢說敢幹的精神和堅持到底的頑強意志, 這些幼兒今後的發展將有深遠的影響。 實驗證明, 聰明的孩子與其從小酷愛手工活動不無關係, 曾榮獲192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尼爾斯 玻爾,他在科學研究中的表現出的敢思、敢說、敢幹精神和自信、頑強的態度與他在童年所受的家庭訓練以及他從小熱愛手工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需要提供各種結構材料, 讓幼兒玩結構遊戲。 我們還可以設計一些結構材料供幼兒遊戲, 如硬紙板、卡紙剪出各種幾何圖形的小塊塊, 讓幼兒做拼圖遊戲。 幫助幼兒從事手工製作,

Advertisiment
進行折紙、剪紙、穿珠子等手工製作, 讓幼兒在這些活動中滿足好動的心理需要, 實現他們的某些創造性設想, 培養他的動手能力。

總之,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不僅能使幼兒獲得一雙巧手, 更能促進其大腦的發育成熟, 因而大家應注意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使幼兒真正成為心靈手巧的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