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培養孩子自信心?

我兒子的學習成績不好, 每次考試成績都是倒數, 老師在他的考卷上總是標明“倒3”或者“倒4”, 還用紅筆劃一個圓圈住, 以示警告。 老師反映, 我兒子從來不舉手回答課堂提問, 要是硬把他叫起來回答, 他常常答錯。 老師一批評, 他就渾身發抖, 臉色蒼白。 老師對我說:“你兒子怎麼這麼膽小?再這樣下去, 我都不敢提問他了。 ”我和妻子憂心忡忡。 經過仔細觀察, 我發現其實孩子並不是真的笨, 他之所以顯得笨, 不是智力有問題, 而是心裡怯懦所致。

我想, 要治兒子的“笨”, 得先治他的“怯”, 而治怯就要想法改變孩子的教育環境,

Advertisiment
讓他輕鬆起來, 膽大起來。

我先從家庭內部做起, 讓孩子在家人面前有積極的表達和表現。 等他自信心強一點、膽子大一點之後, 再讓他走向公眾場所。

孩子學習任務重, 考試多, 作業多, 而應試教育單調、嚴肅, 並不利於自信心的培養。 他成績差, 本來就怕, 越怕, 越不敢學;越怕, 越不會學。 我發現這一點後, 就想法改變它。 比如, 聽寫生字時, 幾乎所有的家庭聽寫都是家長讀、孩子寫, 我就把這顛倒過來, 兒子讀, 我寫。 這讓孩子很放鬆, 也很有興趣, 聽寫後還檢查我寫得對不對, 非常認真。 而這也讓他對生字生詞記得很牢、很准。 語文老師讓背課文《小貓釣魚》, 孩子犯了愁, 那麼長的文章, 能背下來嗎?我說能。 我扮老貓, 他當小貓, 我們按課文把各自的角色演練了一遍,

Advertisiment
孩子一下子就記住了文章的梗概, 他自己都感到驚奇, 背課文原來這麼簡單。

我兒子和他的同學有一次在我家寫作業。 老師讓用“聰明”造句, 他的同學一口氣造了五六個, 我兒子吞吞吐吐半天造了一個, 句子中還沒有“聰明”這個詞。 他紅著臉, 瞪著眼看我, 生怕我批評他。 我沒有責備孩子, 而是耐心地把他造的句子念了一遍, 並很自然地幫他添上“聰明”這個詞。

我認為家長教育孩子, 要改變方法, 改變角色, 改變態度, 不做高高在上的檢查者, 要做積極熱心的參與者。 這樣, 孩子的心情才會好, 才會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主動挖掘潛能。 家長對孩子過多過重的埋怨和指責只會使孩子膽怯, 而膽怯真的會讓孩子愚笨。

Advertisiment
所以, 當孩子犯錯時, 我並不很追究。

孩子在小學考了他平生第一個數學100分, 且是全班唯一的。 我很高興, 馬上帶著他和試卷去見他姥爺和姥姥。 誰知, 孩子姥爺心細, 發現了一處老師沒有看出來的小錯誤。 孩子一下子從他姥爺手裡奪過試卷, 慌忙找鉛筆改正, 邊改邊用惶恐的眼神望著我, 唯恐我告訴老師, 丟掉了這個難得的100分。

我假裝沒注意。 等孩子興高采烈地把獎品領回來向我炫耀時, 我只說了一句:“看, 多懸!以後還是要認真一點啊!”孩子也只是“嗯”了一聲, 但其中的滋味和教訓, 我想他是完全領會到了。

幾乎每個孩子都看過“小貓釣魚”的故事。 我和孩子也釣過一次魚, 卻有另一番感受。 那次, 我帶孩子去釣魚,

Advertisiment
魚漂怎麼也擺弄不好。 我倆都是新手, 第一次釣魚。 看到魚漂怎麼都弄不好, 孩子不耐煩了, 扔下魚竿, 玩水去了。

我當時並沒有喊住他然後教育他, 而是在事後對他說:“爸爸發現你有時做事情不夠耐心。 ”孩子明知故問:“什麼時候發現的?”“咱們去釣魚那次。 ”孩子不好意思地笑了。

很多家長看見孩子有錯, 必說, 必究。 而我反其道行之, 孩子有錯, 我不追究。 為什麼孩子的試卷發現錯誤, 他自己改正, 我沒有制止, 沒有說他的做法是弄虛作假, 是不誠實?我也沒有堅持正義, 大義滅親, 跑到老師那裡去“參”他一本?為什麼弄不好魚漂, 孩子拂袖而去, 我不馬上喊住他, 批評他, 指責他做事沒有耐心, 拉著他, 非要他自己安好魚漂呢?

很多家長教育孩子很機械,

Advertisiment
看見孩子做事有不足之處, 馬上批評指正一番。 其實, 他們這樣做, 首先錯在對孩子不信任。 自知之明, 人皆有之。 就是3歲小兒、問題學生也同樣有之。 究錯過多, 過於及時和細緻, 反而使孩子覺得大人處處在監視自己, 不信任自己, 說起話來, 做起事來, 會對家長有很大戒心, 這樣會破壞家庭和諧的生活, 失去許多教育孩子的機會, 也給孩子出錯, 甚至出大錯, 埋下了隱患。

總責備孩子, 會讓孩子尷尬, 喪失自尊和自信, 顯然不利於孩子的自查自糾。 “教無定法”, 許多家長狹隘地理解學習和生活, 認為學習和生活是“有規則的, 有序的”, 總想讓孩子沿一條正確的軌道成長前進。 實際上, 孩子做的一切應該讓他自己體驗, 無論對錯。要不然,將來他步入社會,該如何邁步呢?

更多的家長之所以這樣做,更在於他們擔心不及時批評、指正孩子,會使孩子形成不好的思想或是養成不良的習慣。實際上,他們沒有認識到一個人認識事物的心理過程。和孩子談話講究延遲,一方面是等待和孩子談話的最佳機會,等孩子冷靜下來,給孩子體驗和思考的時間,當他希望得到幫助時,家長再說不遲;另一方面也是家長自己思考、醞釀對孩子說的內容、方式、方法的時間,怎樣使自己的話言簡意賅,恰到好處,使自己的話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比如,孩子得了不太完美的第一,我只從他的角度說:“看,多懸!以後還是要認真一點啊!”孩子也只“嗯”了一聲,但其中的教訓他已心領神會。再比如說,我不經意地提起孩子釣魚的事情,他同樣明知故問,是是非非,也是心知肚明。因此,教育孩子,我認為家長不必有錯必究。

在我的教育下,孩子的膽子慢慢大起來,老師提問,他也能答對幾次。每次課堂回答正確,回家後他都高興地告訴我。我趁機誇獎他,這能讓他得意一晚上,當天的作業做得也格外好。孩子的自信心就這樣慢慢樹立起來,學習成績在一次次的肯定和讚揚聲中提高了。上周,老師又碰到我,聊起孩子時,他說:“你的孩子挺聰明的,上次有道難題,班裡只有幾個學生會做,他就是其中一個。”

無論對錯。要不然,將來他步入社會,該如何邁步呢?

更多的家長之所以這樣做,更在於他們擔心不及時批評、指正孩子,會使孩子形成不好的思想或是養成不良的習慣。實際上,他們沒有認識到一個人認識事物的心理過程。和孩子談話講究延遲,一方面是等待和孩子談話的最佳機會,等孩子冷靜下來,給孩子體驗和思考的時間,當他希望得到幫助時,家長再說不遲;另一方面也是家長自己思考、醞釀對孩子說的內容、方式、方法的時間,怎樣使自己的話言簡意賅,恰到好處,使自己的話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比如,孩子得了不太完美的第一,我只從他的角度說:“看,多懸!以後還是要認真一點啊!”孩子也只“嗯”了一聲,但其中的教訓他已心領神會。再比如說,我不經意地提起孩子釣魚的事情,他同樣明知故問,是是非非,也是心知肚明。因此,教育孩子,我認為家長不必有錯必究。

在我的教育下,孩子的膽子慢慢大起來,老師提問,他也能答對幾次。每次課堂回答正確,回家後他都高興地告訴我。我趁機誇獎他,這能讓他得意一晚上,當天的作業做得也格外好。孩子的自信心就這樣慢慢樹立起來,學習成績在一次次的肯定和讚揚聲中提高了。上周,老師又碰到我,聊起孩子時,他說:“你的孩子挺聰明的,上次有道難題,班裡只有幾個學生會做,他就是其中一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