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培養孩子自信

導讀:培養技能增強孩子自信
培養技能增強孩子自信

9歲的婷婷是一個很可愛的小姑娘, 美中不足的是由於小時候不太注意, 婷婷走路的時候有點羅圈腿, 下肢朝外側有點彎曲。 剛上小學沒多久, 婷婷就發現周圍的小夥伴們經常對她指指點點地說她的腿奇怪, 最初婷婷很難接受, 回家就和媽媽哭鬧, 可是耐心的媽媽告訴她, 每個人都可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陷, 但一定也會有自己出色的引以為豪的某個方面, 就像你鍾愛的鋼琴一樣, 只要用心練, 你就可以做得比別人好。

於是, 以往需要催促的婷婷每天回到家就主動去練鋼琴,

Advertisiment
如今的她已經擁有了鋼琴7級的證書。 每次班裡要出節目, 同學們第一個想到的鋼琴高手就是婷婷, 婷婷也由此贏得了一大幫朋友的喜愛。

專家建議:

某教育機構的湯老師告訴記者, 身體存在某些缺陷的孩子並不意味著他在其他方面不如同齡人, 但是周圍的環境往往會讓他的自信心受挫, 影響其在很多方面的發展。 父母這個時候應當有意識地讓孩子多接觸學校學習之外的更多東西, 培養其在鋼琴、書法、繪畫、舞蹈等方面的興趣, 並由此鼓勵孩子發現並欣賞自己的能力, 在各種體驗的成功中增強自信、提高獨立自主的能力、教會孩子用積極的眼光看待人生和世界, 使其在同齡的孩子中出類拔萃,

Advertisiment
這樣能為孩子的成功開闢一條蹊徑。 一技之長在孩子成長中的價值並不在於技能本身, 而在於它能給予孩子自信心, 使其從內心感受到自己是強者。 一旦孩子的自信心建立起來, 必將很好地面對現實的各種挑戰, 正確處理生活道路上的各種挫折。 同時, 眼界的開拓也更有利於淡化孩子因為身體缺陷所受的影響。

另外, 父母在平時生活中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並給予孩子盡可能多的鍛煉機會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 放手讓孩子進行各種活動。 在活動中不僅能促使孩子的身體和各種能力的發展, 而且能使之產生對環境的控制感並獲得成功的歡樂, 從而增強自信。 如果家長總是把孩子限制在狹窄的空間,

Advertisiment
或事事包辦代替, 什麼都不讓孩子去做, 無疑是剝奪了孩子通過活動樹立自信心的機會, 並容易導致其能力低下、依賴、膽怯和自卑。

不過,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 對孩子的期望要恰如其分。 “望子成龍”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天底下並非個個孩子都能成才的。 要善於認清孩子的天資和潛力, 對他們的期望和要求要切合實際。 孩子經過努力達到的, 要讓孩子在行動中獲得滿足、成就感, 讓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結果從而對自己充滿信心。 使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樹上的蘋果”, 而不是看到高高掛在樹上的蘋果可望而不可及。 同時要允許孩子犯錯誤。 孩子在嘗試做事情時, 難免犯錯誤, 讓孩子從錯誤、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

Advertisiment
不斷提高, 告訴孩子, 犯錯誤不代表失敗、無能。

後記:

生出來就有殘疾, 並不可怕, 怕的是社會周遭的眼光和態度。 我們在給予這些孩子關愛的同時, 更應致力於在整個社會營造一個不受歧視、平等對待的良好環境, 這樣才能讓身有殘疾的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