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呵護新生寶寶的小肚臍

由於臍帶的特殊性, 在未脫落以前, 消毒和護理工兒很重要, 如果護理不當很可能會導致細菌侵入, 造成臍部紅腫發炎情況, 甚至還會導致敗血症和死亡, 因此媽媽要特別留意。

臍帶脫落前的護理重點

選擇寬鬆的棉質衣物。 給寶寶選擇寬鬆、透氣的純棉衣物, 保證臍部的通風, 以便加快創面癒合和臍帶脫落。 市面上流行的“護臍貼”、“護臍帶”要慎用。 因為這些用品在保護臍部的同時, 會有不透氣的情況, 反而會加速細菌繁殖, 延長臍帶脫落時間。

勤換尿布, 防止尿液污染。 尿液污染也是導致導致臍帶發炎的常見原因之一,

Advertisiment
一旦受到污染, 要及時用酒精棉簽消毒。 寶寶的紙尿褲最好不要超過臍部, 以免活動時摩擦到臍帶根部, 導致破皮發紅, 甚至出血。

避免粉塵刺激。 在使用爽身粉, 痱子粉時, 媽媽也要注意, 儘量不要落到寶寶的臍窩內。 因為這些粉塵會刺激臍部皮膚, 不利於皮膚的正常呼吸, 長此以往還可能會造成慢性臍炎。

保持臍部乾燥、清潔。 居家護理中的重點是儘量避免弄濕寶寶的臍部, 保證臍帶和臍窩乾燥。 如果臍帶浸濕, 要馬上用幹棉球或乾淨柔軟的紗布擦乾, 然後用酒精棉簽消毒。

醫生推介:

臍部紅腫。 如果媽媽發現寶寶的臍帶和周圍皮膚發紅、有液體滲出, 用手摸有發熱的感覺, 那很可能是出現了感染,

Advertisiment
可以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 一般幾天後紅腫會消失。 如果未見好轉並且出現發熱, 流膿等症狀, 要及時就醫, 以免出現併發症。

有異味。 如果寶寶的臍窩出現清亮或淡黃色黏稠的液體, 這是癒合中的正常現象, 不必過於擔心:但當分泌物發生變化, 出現膿性分泌物, 並伴有異味時, 很可能出現了感染, 需要帶寶寶及時就醫。

臍帶超過2周不脫落。 寶寶臍帶一般情況下, 會在1-2周人脫落。 如果超過2周後仍未脫落, 媽媽要仔細觀察, 一旦發現臍窩紅腫或化膿、或有厭食、嘔吐、發熱的情況, 要及時就醫。

臍帶脫落後的護理重點

及時清理分泌物。 在寶寶臍帶脫落後, 很多媽媽會發現寶寶臍窩內經常會滲出少量液體或分泌物, 這屬於正常現象,

Advertisiment
但要及時清理這些汙物, 以避免發生細菌感染。

每天消毒。 臍帶脫落後, 消毒工作仍需繼續1周左右的時間。 每天1-2次用75%的酒精輕輕擦拭, 並且保持臍窩的乾爽。

醫生推介:

出現息肉。 臍帶脫落後, 如果創傷面出現紅色, 濕潤的腫物, 很可能是長了臍茸, 它是胚胎時期卵黃管的殘留物, 最好由醫生進行處理。

臍窩有黏膜分泌物並帶有臭味。 臍帶脫落後, 如果寶寶的臍孔有黏膜樣的分泌物, 並帶有臭味時, 很可能是卵黃管未閉合導致的, 需要及時就醫。

臍部肉芽增生。 臍帶脫落後, 後果不慎感染, 有時還會長出肉芽, 並有少量黏液或血性分泌物滲出, 此時應及時就醫, 必要時醫生還會為寶寶安排手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