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及早發現寶寶是否扁平足?

骨骼方面的問題早期發現非常重要, 早發現早, 相對來講就可以避免用藥和治療的複雜程度, 那麼孩子多大的時候就可以看出孩子患上的是扁平足呢, 一般來說三歲的時候就可以看出孩子是否患上了扁平足。

3歲左右可以看出是否扁平足

扁平足顧名思義, 就是腳掌比常人要平且扁。 正常寶寶的腳掌的內側及中間部分隆起向上, 形成了縱、橫兩個弓。 沒有足弓的寶寶, 今後的運動能力和勞動力也將受到影響。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 往往雙腳站立和行走時易於疲勞, 小腿容易酸脹, 嚴重時膝關節和腰部也會有不適感。

Advertisiment
因此, 足弓雖小, 爸爸媽媽也應重視。

有的扁平足是先天的, 這在寶寶開始走路後可以觀察出來。 一般來說, 嬰幼兒足部脂肪豐滿, 大多為扁平足, 這是正常現象, 爸爸媽媽不要擔心。 但是, 寶寶在3歲時就已經可以看到比較明顯的足弓了, 如果那時腳底板還是平平的, 就有可能是扁平足了。

有的寶寶因為身體發育和足部韌帶的關係, 也會導致足弓塌陷。 建議爸爸媽媽持續觀察一段時間, 如果寶寶3歲後, 還是常常走路姿勢不穩、運動後容易腳部發軟、疲勞, 或是不喜歡走路時, 建議儘早帶寶寶去看看骨科醫生。

醫生會通過圖像裝置對寶寶的足底骨骼進行檢查, 或是給寶寶做個小測試。 測試很簡單,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在家裡也可以給寶寶測測看。

讓寶寶赤腳踩上白粉, 踏在一張深色紙板上, 留下足印。 接著, 沿足印內側畫一條直線, 量出足印中凹陷部到直線的距離。

正常寶寶足的這個距離, 比足印最窄處的寬度大1倍左右。 如果二者的距離差不多, 那麼寶寶為輕度扁平足。 如果該距離僅為足印最窄處寬度的1半左右, 則為中度扁平足。 無凹陷存在, 即為重度扁平足。

胖寶寶的鞋子每3~5個月要更換

導致寶寶扁平足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分別是寶寶的韌帶力量不夠以及足底肌肉發育不良。 這些都是先天的原因。 但是, 近年來小胖墩一多後, 扁平足的發病率也提高了。

有醫生做過統計, 扁平足的發病率與寶寶的體重成正比。 因為寶寶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階段,

Advertisiment
手腳的生長速度最快。 而胖寶寶足部的肉肉比較多, 如果鞋子小, 肉擠在一起, 時間長了就可能誘發扁平足。 因此, 寶寶3歲左右後, 鞋子一般在3~5個月左右就應該更換了。

如果你家的寶寶比較胖, 那麼尤其需要一雙好鞋。 寶寶鞋子的材料、形狀、高低、輕重都有講究。 建議爸爸媽媽給寶寶選擇輕便的鞋子, 鞋子緊貼腳底板。 皮鞋底部應隨著腳底板的線條有輕微弧度, 而運動鞋則需要透氣耐穿, 不要太厚。

此外, 除了鞋子的長短, 寬度也是需要爸爸媽媽留意。 當寶寶穿好鞋子後, 媽媽用手指按壓鞋面前部, 看看腳趾和鞋之間是否有一定的活動縫隙。 對於胖寶寶來說, 早點在鞋子裡墊一個足弓墊並沒有壞處。

Advertisiment

寶寶不用太早學走路

現在天氣冷了, 爸爸媽媽也不要給小寶寶用熱腳。 可是太熱的水並不利於寶寶足弓的發育, 所以最好用溫水, 然後給寶寶做足部的肌肉訓練。 三四歲的寶寶則可以練習用足跟、足尖、足的外緣走路, 同時也是和糾正扁平足的好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