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保持勞逸適度的生活狀態

生命體的發展變化, 始終處在一個動靜相對平衡的自身更新狀態。 生命在於運動和靜養的協調統一, 動中有靜, 靜中蘊動, 才能促進生命體正常、健康地發展變化。

腦力勞動者多久坐久立, 相對缺乏系統鍛煉, 因此, 如何維持精神與形體動靜平衡, 是保證自身勞逸適度的重要內容。 近來, 有關工作疲勞症對心身健康的危害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 我們如果對來自於工作中的壓力不予充分的重視, 不採取相應的措施消除來自於工作的疲勞, 那將會使工作壓力得不到緩解, 疲勞日積月累, 逐漸使人精力衰竭,

Advertisiment
抵抗力減弱, 工作效率降低, 甚至悲觀厭世。

勞逸適度, 一是要注意形體勞動輕重相宜, 避免高強度、超負荷的勞動, 而且要安排好業餘生活, 使自己的精力、體力、心理等得到充分的恢復和發展;二是要注意腦力勞動與體力活動相結合, 動以養形, 靜以養神, 形神共養;三是要妥善安排繁雜的家務勞動, 使家務操持有條不紊, 勞逸適度, 既鍛煉身體, 又增添精神享受;四是講究休息方式多樣化, 在聽音樂、看書下棋、賦詩作畫、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練氣功等眾多的休息形式中作出恰當的選擇, 使動式休息和靜式休息相結合。 通過積極的調養措施, 不僅使人消除疲勞, 恢復精力, 而且充分享受到生活的樂趣。

積極用腦, 可以刺激腦細胞再生,

Advertisiment
預防大腦出現早衰, 保持頭腦清醒, 思維敏捷, 聰明睿智。 但如果不注意科學用腦, 勞心過度, 則可能使大腦產生疲勞, 並不斷積累, 反而降低思維能力, 加速腦部的衰老。 有研究證明, 連續從事同一種思維勞動的時間若超過2小時, 就會使人頭昏腦脹, 注意力分散, 眼睛酸澀, 工作效率降低。 因此, 注意腦力勞動的有張有弛, 適當結合體力活動, 對於促進自身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平時應經常進行一些體育鍛煉, 使機體各部位得到充分的運動, 讓頭腦獲得有效的休息, 並能增強體質;在用腦頻繁, 緊張工作之時, 應間斷性地閉目養神, 或眺望遠景, 或作頭部面部按摩, 或作軀體四肢的適度活動等, 藉以防止用腦過度及可能因此而引發的各種心身病症。
Advertisiment

許多人較少有系統的全身性運動, 加上由於各種原因而在日常生活中缺乏體育鍛煉, 所以, 運動系統組織的退化速度比較快, 功能相對減弱, 動作反應不敏捷, 協調性較差, 容易發生軟組織勞損。 由於某一種體位持續時間過長, 身體某些部位(如腰部、腿部等)的肌肉總處於緊張狀態, 因而易感疲勞、腰腿酸痛, 發生腰肌勞損甚至駝背等。 站立過久, 因重力作用, 血液迴圈回流不暢, 容易發生下肢靜脈曲張, 並且可影響到氣血的運行, 導致氣滯血瘀, 影響機體各部位的營養供應, 不利於代謝及損傷的修復, 會導致疾病發生或加重原有疾病。 這也提示我們應在學習和工作之餘經常性地做做體操、散步、活動腰部腿部等全身運動,

Advertisiment
讓身體各肌群得到均衡的鍛煉;在需要伏案久坐時, 應堅持定時做些伸腰、彎腰、踢腿、轉頭等活動。 這樣, 既可改善全身血液迴圈, 又可健腦益智, 對促進心身健康非常有益。 當然, 在強調不可過勞的同時, 也反對形神的過於安逸。 從表面上看, 逸者似乎很舒適, 其實, 過逸則肢體懈惰, 意志消沉, 加速了衰老的出現。 因此, 若有過逸的現象, 則需要樹立理想和追求, 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和體育鍛煉, 藉以強壯筋骨, 振奮精神, 益壽延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