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情商教育>正文

如何促使10個月孩子說話

人們常常看到, 年輕的母親抱著才幾個月的寶寶, 以溫存的語調不斷地說:乖乖叫媽媽, 叫爸爸也許您會想:孩子能聽懂媽媽的話么?還不是白費勁?其實小兒語言的發育, 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從生后兩三個月開始, 孩子就會發出伊呀學語的聲音, 如aa、hh、kk等單音, 到半歲左右, 孩子就會發出媽媽媽媽、爸爸爸爸等等聲音, 有些父母聽后常常高興得心花怒放, 以為孩子真的會叫爸爸、媽媽了。 其實, 這還不是嬰兒真正的語言, 他更不懂詞意, 然而語言的發生就是從這兒開始的, 所以說乳兒期稱為語言前期。

要想孩子早點學會說話,

Advertisiment
從兩三個月開始就要不厭其煩與孩子搭話, 雖然最初寶寶聽不懂母親的話, 但母親或其他家人反復的語言會在孩子身上慢慢地起作用。 語言可以刺激寶寶的聽覺, 而說話的口形及神態又在寶寶視覺中留下印象, 反復重復多次以后, 言詞的聲音便開始成為物體或動作的信號。

例如, 當反復一面說媽媽、爸爸一面用手指著媽媽、爸爸, 不斷重復以后便在孩子頭腦里建立起爸爸、媽媽的形象和詞的聲音之間的聯系, 以后再聽到爸爸、媽媽這個詞的聲音就能引起相應的形象來, 當問媽媽在哪兒, 孩子就會用手指出媽媽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