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奶癬的治療方法

1、奶癬家庭用藥

(1)0.2%苯海拉明糖漿1-2毫克/公斤體重/日分3-4次口服。 或用撲爾敏0.35毫克/公斤體重/日,分3-4次口服。

(2)糜爛滲出者可外用3%硼酸溶液濕敷再外搽, 滲液減少時外塗硼鋅糊, 每天2-3次

(3)乾燥型者可外搽2-5%黑豆餾油或煤焦油軟膏或塗可的, 每日2-3次。

2、奶癬中藥方劑

中藥濕敷

蒲公英、野菊花、白鮮皮各30克, 百部20克。 以上中藥加水2000毫升, 浸泡15分鐘, 然後煮沸15分鐘。 等藥液放涼時, 取一塊乾淨的紗布(四五層厚)放在藥液裡浸透, 然後敷在患處15分鐘左右, 每天兩次。

蛇床子9克, 銀花9克, 野菊花9克, 生甘草6克, 煎水外洗或濕敷局部, 每天2~3次,

Advertisiment
每次約10分鐘。

熏洗

用花椒、艾蒿、鹽各適量放水中熬半小時, 過濾後取汁液兌水來洗澡。 花椒能消炎、止癢;艾蒿有鎮靜、抗過敏的作用, 療效相當不錯的。

蒼耳棵30克, 蛇床子15克, 白蘚皮15克, 蒼術15克, 苦參15克, 生軍15克, 黃柏15克, 地膚子15克。 水煎取濾液待溫涼後洗患處。 每天1劑, 早、中、晚各洗1次。 此為2~3歲患兒用量, 1歲以下患兒減量1/3。 功用:解毒祛濕, 消疹退斑。

中藥成分藥水藥膏塗抹

小兒化濕膏, 為兒茶提取物、黃柏提取液、爐甘石提取物等配方膏劑, 在患處直接塗抹即可, 一天三次, 本品由皮膚自動吸收, 無需事後清潔。 適用于小兒濕疹、奶癬、輕型皮癬等皮膚問題的調理養護。

白蘚皮40克, 地膚子40克, 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藥均研成細粉), 爐甘石粉40克, 青黛粉20克,

Advertisiment
香霜1500克。 將藥充分調勻貯瓶中, 用時每日3次外搽。 其中白蘚皮可清熱燥濕止癢;地膚子、蛇床子清熱除濕止癢;爐甘石甘平, 功可收濕收斂;青黛鹹寒, 清濕熱解毒。 比較適用于嬰兒濕疹的治療。

3、奶癬中藥偏方

(1)黃柏面30克寒水石面15克, 青黛面3克, 以香油調塗患處滲液多的調稠些, 滲液少的調稀些, 每日搽2次。

(2)黃連30克枯礬15克, 共研細末加凡士林適量, 配成軟膏外塗患處。

4、奶癬營養和飲食

飲食要定時定量最好吃母乳, 如吃牛奶要多喝水, 少加糖煮沸時間可稍長些。 隨著年齡的增長可給予多種維生素食物, 不可吃的過飽如有便秘可給服蜂蜜或調換飲食。 如有消化不良, 應及時治療。

5、奶癬日常護理

嬰兒濕疹皮損勿用水洗, 嚴禁用肥皂水或熱水燙洗,

Advertisiment
可用植物油擦乾淨且勿用刺激性強的藥物。

嬰兒睡前應將其兩手加以適當約束, 以防抓傷, 引起皮損泛發

衣著應寬大, 清潔, 以棉織品為好嬰兒尿布應勤換洗。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 激素類軟膏若用於面部或大面積長期應用可產生副作用。 嬰兒皮膚比較嫩, 用藥不當往往加重病情因此, 應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外用中藥草本製劑, 安全、無刺激, 彌補了激素類藥物的弊端, 對嬰兒比較適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