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奶爸三部曲之反思: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讓我做個好爸爸

大J的話

都說“女人不是天生會做媽”, 其實男人更不是天生會做爸。 想想我們女人還有十月懷胎的準備期, 男人真的是還不明白怎麼回事突然就升級了。 大J和老公在紐約, 雙方父母都在國內, 孩子就我們兩個人自己帶。 剛開始也有吵吵鬧鬧的階段, 如今我和老公關於帶娃的團隊合作越來越默契了。

————

這是小D出生以後的第二年。 去年小D在28周早產, 我就突然感覺到作為父親的職責。 看著還在保溫箱裡那麼小的她, 我心裡默默承諾, 只要她能夠出院, 我願意用我所有的時間和愛來照顧她。 每個爸爸第一次看到寶寶一定都會有一樣的想法吧。

Advertisiment
可是後來的一年中, 工作、生活、經濟的壓力, 回家後老婆的念叨和小D撕心裂肺的哭, 熱情慢慢被消磨了, 不再看育兒書籍了, 也不和老婆討論小D情況了, 每天在家上廁所的時間明顯變長了, 手機裡的新聞從國際看到了八卦, 每天去上班變成了最大的奢望, 而如果去外地出差那就更如同度假一般。

Advertisiment

小D回家後的第3個月, 大J終於忍不住爆發了。 她有一句話說得我無地自容, “你是怎麼樣的人, 小D以後就是怎麼樣的人。 ” 她並且給我列出了三條“罪狀”, 然後給我判了死緩。 好吧, 我只能從廁所裡出來, 收起手機, 認真地開始檢討和改造。

捫心自問, 我真的是一個好爸爸嗎?最初的承諾已被日常的瑣碎消磨了。 那晚, 我打開電腦裡那個有10MB那麼大的資料夾, 裡面都是小D住院時候的照片, 一張一張看, 往事歷歷在目。 我告訴自己, 我肯定可以比現在做的更好。 但是改變對每一個人都是非常的困難, 更何況是改變一個男人30年來養成的或好或壞的習慣。

Advertisiment

我記得自己很久以前讀過《高效人士的7個習慣》(下面簡稱《習慣》), 裡面有一句說, 習慣可以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 於是, 我重新翻讀了這本書, 發現很多內容可以很好地説明我反省-- 如何做一個高效的父母、更好的父母。

罪狀一:“每天你一回家還要工作,

Advertisiment
陪她時候還看手機, 一點不用心!!!”

奶爸詭辯:

上班這麼累, 回家休息下, 這有錯嗎?瞭解時事新聞, 第二天才能和同事在午休時不至於變成啞巴, 這有錯嗎?寶寶一歲前受媽媽影響大, 一歲以後受爸爸影響比較大, 所以等孩子再懂事點我再好好陪她, 這也有錯嗎?

奶爸反省:

這是為什麼很長的時間, 我嘴裡雖然說會改, 但是心裡卻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習慣》一書裡面有“以終為始”的概念, 簡單地說, 就是你希望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 那你現在的行為就應該符合。

Advertisiment

我問了自己這麼一個問題:如果小D在16歲成人的時候, 讓她用最真實的想法來形容我這個爸爸, 我最希望聽到她說什麼?“我爸爸是家裡財務上的支柱, 他給我買很多很多玩具, 他的工作很重要, 他很少和我一起玩。 ”這是我想要成為的爸爸嗎?當然不是!可是我的行為卻似乎是這樣子的。

那我希望聽到什麼呢?“我爸爸特別愛我, 他每天再忙回家後都會坐下來和我玩, 教我說中文, 即使出差也會視頻和我講故事。 他每個週末都會把我背在前面去超市去公園, 陪我畫畫玩沙子。”想清楚了這些,自然我就會收起手機,趴到小D旁邊,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每段時光。當“成為怎麼樣的爸爸”這個人生目標變得清晰後,自然就會有驅動力去改變自己。

罪狀二:“寶寶厭奶了,你說不知道怎麼辦,聽我的;寶寶發燒了,你說不知道怎麼辦,聽我的;什麼都聽我的,你什麼都不管啊!!!”

奶爸詭辯:

我也是第一次當爸爸,這些問題我怎麼會知道答案啊?而且這些生病、厭奶、不肯睡覺、便秘、便便顏色不對、吐奶、不會抬頭等等等等等等等等,這是我能控制的嗎?如果在公司裡是我下屬有問題,我會去瞭解情況,找出原因,共同制定解決方案,激勵和鼓勵,但小D既不會說又聽不懂,我又沒有辦法?

奶爸反省:

我在《習慣》這本書裡發現一個叫做"影響圈”的概念。簡單說就是,每個人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能夠控制的就是你的影響圈,而在這個圈子之外的你不能控制的叫做關注圈。如果專注你的影響圈,那麼你就會更加積極主動;而如果你一味專注於關注圈,那麼你就會覺得很無力,會變得消極悲觀。

那問題來了,剛才我提到的如厭奶、哄睡等問題是在我的影響圈還是關注圈呢?之前,我一直覺得這些都是我無法控制,所以一直劃在了關注圈。這也就是為什麼大J越是問我看法,我越消極面對,最後就變成了甩手掌櫃。但如果把它們看成是自己的影響圈之後,會怎麼樣呢?那我就需要去瞭解這些知識,詢問專家意見,主動積極地去採取行動。

比如“厭奶”這件事,很多父母一邊擔心寶寶什麼都不吃,一邊卻什麼都不做。結果呢,厭奶沒有結束,可能耐心就用完了,焦慮就爆棚了。寶寶不能說話,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用哭鬧和不喝奶來表達自己的不舒服,這絕對是在我們做父母的“影響圈”裡的啊。我們應該做的是,用科學的方法去排除餵養困難,積極主動地尋找問題所在並解決。而不是不作為,卻期望寶寶自己過了“厭奶期”。

我相信育兒道路上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孩子體重比別人輕怎麼辦,媽媽沒有母乳怎麼辦,寶寶生了肺炎了怎麼辦,家裡老人的理念不一樣怎麼辦。這時,我們就要時刻提醒自己去想想哪些是我的影響圈,積極面對和主動做到我可以做的一切,自然我的影響圈就會變大,那麼離我要的結果就更近了。

罪狀三: “每天這麼多屎尿屁的事情,我忙到連水都沒空喝一口,你也不知道幫忙!!!”

奶爸詭辯:

每天回家之後,大J一會讓我遞個毛巾,一會幫忙換個尿布,一會把高椅擦了,怎麼感覺家裡有做不完的事情?每次大J都告訴我這個很重要,必須現在馬上立刻就去做,真的這麼重要嗎?而且我們都還沒有機會帶小D去公園,去上早教班,讓她和其他小朋友接觸,讓她去外面的餐廳吃飯,難道這些就不重要嗎?

奶爸反省:

還是回到我們《習慣》書裡看看能不能找到"true north"(真理)。果然讓發現了,要事第一,就是要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先做重要的事情。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才是要事呢?如果我們用兩個維度來衡量所有事情,分別是緊急度和重要度。要事其實就是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在工作中,就比如是計畫,溝通,建立關係,改善流程等等。

育兒這件事上,我們每天做的90%的都是緊急但不重要的,比如小D哭了需要馬上喝奶,尿布濕了需要換,輔食沒有了趕快需要做。也許你會爭論,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生理需求啊。的確是的,但如果把寶寶的人生維度拉長,我們希望她是怎樣的人呢?幼年對於性格養成是有影響的,而這些恰巧都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於是我們會找一個非常好的理由,“沒時間,太忙了”。

有一天,我實在無法忍受這種被事情推著走的狀態了,和大J一起坐下來寫下所有的時間安排,看看哪些是必須的、哪些是可以同時進行的、哪些是可以省略的、哪些是對小D重要的。我們發現只要合理安排,我們可以做的更多的。每週的語言康復,我們會和康復師去公園的草坪上進行;我們一大早去超市買菜並和小D在咖啡館一起吃早飯;我們會充分利用週末時間,去參加各種社區活動,接觸小朋友。我們發現,如果抓大放小,其實時間是可以更好地被利用起來的,而且我們反而會更輕鬆,小D發展得也更快。當每天被屎尿屁這些瑣事追著走的時候,人會不自覺地壓力增大。我們需要時不時退一步看一看,哪些才是要事。和另一半一起好好計畫,要事第一。

相信讀完這篇文章,很多爸爸們都會說,我們不是不會做,到寶寶懂事了我們就不看手機了;到寶寶說話了我們就多和她交流;到她會走會跑了我們再帶她旅遊。但這就是習慣的力量,如果你現在沒有辦法養成好的習慣,那麼你怎麼能保證未來的某一天突然你就可以做到了呢?你想想有多少好的習慣都是在我們小時候就建立的,而又有多少已經養成的壞習慣我們可以很快就改掉呢?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等待一個合適的時候再來反省,再來養成好的習慣,而是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做更好的爸爸。

陪我畫畫玩沙子。”想清楚了這些,自然我就會收起手機,趴到小D旁邊,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每段時光。當“成為怎麼樣的爸爸”這個人生目標變得清晰後,自然就會有驅動力去改變自己。

罪狀二:“寶寶厭奶了,你說不知道怎麼辦,聽我的;寶寶發燒了,你說不知道怎麼辦,聽我的;什麼都聽我的,你什麼都不管啊!!!”

奶爸詭辯:

我也是第一次當爸爸,這些問題我怎麼會知道答案啊?而且這些生病、厭奶、不肯睡覺、便秘、便便顏色不對、吐奶、不會抬頭等等等等等等等等,這是我能控制的嗎?如果在公司裡是我下屬有問題,我會去瞭解情況,找出原因,共同制定解決方案,激勵和鼓勵,但小D既不會說又聽不懂,我又沒有辦法?

奶爸反省:

我在《習慣》這本書裡發現一個叫做"影響圈”的概念。簡單說就是,每個人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能夠控制的就是你的影響圈,而在這個圈子之外的你不能控制的叫做關注圈。如果專注你的影響圈,那麼你就會更加積極主動;而如果你一味專注於關注圈,那麼你就會覺得很無力,會變得消極悲觀。

那問題來了,剛才我提到的如厭奶、哄睡等問題是在我的影響圈還是關注圈呢?之前,我一直覺得這些都是我無法控制,所以一直劃在了關注圈。這也就是為什麼大J越是問我看法,我越消極面對,最後就變成了甩手掌櫃。但如果把它們看成是自己的影響圈之後,會怎麼樣呢?那我就需要去瞭解這些知識,詢問專家意見,主動積極地去採取行動。

比如“厭奶”這件事,很多父母一邊擔心寶寶什麼都不吃,一邊卻什麼都不做。結果呢,厭奶沒有結束,可能耐心就用完了,焦慮就爆棚了。寶寶不能說話,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用哭鬧和不喝奶來表達自己的不舒服,這絕對是在我們做父母的“影響圈”裡的啊。我們應該做的是,用科學的方法去排除餵養困難,積極主動地尋找問題所在並解決。而不是不作為,卻期望寶寶自己過了“厭奶期”。

我相信育兒道路上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孩子體重比別人輕怎麼辦,媽媽沒有母乳怎麼辦,寶寶生了肺炎了怎麼辦,家裡老人的理念不一樣怎麼辦。這時,我們就要時刻提醒自己去想想哪些是我的影響圈,積極面對和主動做到我可以做的一切,自然我的影響圈就會變大,那麼離我要的結果就更近了。

罪狀三: “每天這麼多屎尿屁的事情,我忙到連水都沒空喝一口,你也不知道幫忙!!!”

奶爸詭辯:

每天回家之後,大J一會讓我遞個毛巾,一會幫忙換個尿布,一會把高椅擦了,怎麼感覺家裡有做不完的事情?每次大J都告訴我這個很重要,必須現在馬上立刻就去做,真的這麼重要嗎?而且我們都還沒有機會帶小D去公園,去上早教班,讓她和其他小朋友接觸,讓她去外面的餐廳吃飯,難道這些就不重要嗎?

奶爸反省:

還是回到我們《習慣》書裡看看能不能找到"true north"(真理)。果然讓發現了,要事第一,就是要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先做重要的事情。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才是要事呢?如果我們用兩個維度來衡量所有事情,分別是緊急度和重要度。要事其實就是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在工作中,就比如是計畫,溝通,建立關係,改善流程等等。

育兒這件事上,我們每天做的90%的都是緊急但不重要的,比如小D哭了需要馬上喝奶,尿布濕了需要換,輔食沒有了趕快需要做。也許你會爭論,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生理需求啊。的確是的,但如果把寶寶的人生維度拉長,我們希望她是怎樣的人呢?幼年對於性格養成是有影響的,而這些恰巧都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於是我們會找一個非常好的理由,“沒時間,太忙了”。

有一天,我實在無法忍受這種被事情推著走的狀態了,和大J一起坐下來寫下所有的時間安排,看看哪些是必須的、哪些是可以同時進行的、哪些是可以省略的、哪些是對小D重要的。我們發現只要合理安排,我們可以做的更多的。每週的語言康復,我們會和康復師去公園的草坪上進行;我們一大早去超市買菜並和小D在咖啡館一起吃早飯;我們會充分利用週末時間,去參加各種社區活動,接觸小朋友。我們發現,如果抓大放小,其實時間是可以更好地被利用起來的,而且我們反而會更輕鬆,小D發展得也更快。當每天被屎尿屁這些瑣事追著走的時候,人會不自覺地壓力增大。我們需要時不時退一步看一看,哪些才是要事。和另一半一起好好計畫,要事第一。

相信讀完這篇文章,很多爸爸們都會說,我們不是不會做,到寶寶懂事了我們就不看手機了;到寶寶說話了我們就多和她交流;到她會走會跑了我們再帶她旅遊。但這就是習慣的力量,如果你現在沒有辦法養成好的習慣,那麼你怎麼能保證未來的某一天突然你就可以做到了呢?你想想有多少好的習慣都是在我們小時候就建立的,而又有多少已經養成的壞習慣我們可以很快就改掉呢?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等待一個合適的時候再來反省,再來養成好的習慣,而是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做更好的爸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