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人眼中的“乖孩子”長大了越痛苦

乖乖的難道不好嗎? “懂事”和“乖”是家長、大人們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
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 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 聽話就會怎樣怎樣, 不聽話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面, 聊起孩子, 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 小孩子心裡知道:自己表現得“乖”, 大人就會高興, 自己聽大人的話、察看大人的臉色行事, 大人就會喜歡自己, 誇自己“懂事”。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聽自己的話, 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Advertisiment
那些乖乖聽話, 循規蹈矩的孩子總是會被家人、老師讚揚有加。 而淘氣、叛逆、反抗的孩子總是會被處罰、批評。 為了得到大人們的喜愛和表揚, 為了少受到處罰和責駡, 孩子們漸漸學會了將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 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很多心理分析師、療愈師都有這樣的結論: ● 小時候表現越“乖”, 越“懂事”的孩子, 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 小時候表現的越叛逆, 越自由的孩子, 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 有人會問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