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動症VS抽動症 抽動症怎麼治療?

孩子總是不自主的頻繁眨眼、擠眉、吸鼻、噘嘴、張口、伸舌、點頭、面部抽動、聳肩、怪動作不斷等。 可是無論家長怎麼教育, 甚至肉體懲罰, 孩子依然無動於衷。 遇到這種情況, 家長要上心, 孩子可能是得了抽動症, 不妨帶著孩子去醫院做一下相關檢查。

專家介紹:什麼是兒童抽動症?

兒童抽動症又稱抽動--穢語綜合征(Toureetes), 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發育行為疾病, 具有呈波動性、進行性、慢性等特點, 多見於4~12歲兒童, 發病率達5%-10%, 男孩多於女孩, 常在情緒緊張或焦慮時症狀更明顯, 入睡後症狀消失。 抽動症如果不及時治療, 會嚴重損害患兒身心健康,

Advertisiment
延續到成年, 造成性格扭曲、逆反心理、引發犯罪等, 給家庭、社會帶來不幸。 >>如果您想快速瞭解抽動症, 請點擊與專家對話!

專家解析:兒童抽動症的原因有哪些?

兒童抽動症常有多種表現形式, 如爆發性反復發聲、清噪子和呼嚕聲, 個別音節、字句不清, 重音不當、不斷口出穢語, 性格多急躁、易怒等。 隨著對抽動症的臨床研究逐漸深入, 專家發現導致兒童患抽動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遺傳因素:家族中有患病史的, 會使孩子發病的幾率明顯增高, 而且抽動症的遺傳方式是傾向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2、圍產期損傷:母親在孕期間抽煙或有高熱現象, 或生產困難、產時窒息, 剖腹產、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等病史的兒童發病率更高。

Advertisiment

3、感染因素:腮腺炎、鼻炎、各型腦炎、肝炎、咽炎、扁桃體炎、呼吸道感染、水痘等各種感染後, 尤其鏈球菌感染可能導致突發嚴重抽動。

4、精神因素:憂傷、驚嚇, 情感激動, 長期焦慮不安, 學習負擔過重, 受驚嚇、看驚險小說、電視及刺激的連環畫等。

5、家庭因素:家長關係緊張或者離異、經常訓斥或者打罵孩子, 對小孩管教過嚴, 家庭環境不良等。

6、藥源性因素:兒童長期服用中樞興奮劑或者抗精神病藥等, 這也是抽動症的一種比較嚴重因素。

專家分析:兒童抽動症為何頻繁誤診

1、醫生對此病不熟悉:以致被多種多樣的症狀所迷惑, 如將喉肌抽動所導致的乾咳誤診為慢性咽炎、氣管炎;將眨眼、皺眉誤診為眼結膜炎;動鼻誤診為慢性鼻炎等。

Advertisiment

2、家長對多動症不瞭解:很少因為不停眨眼、聳肩而就診者, 多認為是不良習慣。 當帶孩子去醫院看其他病時, 被醫生發現而詢問有關情況時, 家長多不配合回答, 多被告之"沒事, 就有點小毛病"。 醫生告訴家長後, 家長多不信任, 而反對就診, 從而使確診時間後延。

3、家長方式簡單粗暴:我院曾對300多名抽動症兒童調查發現, 其中63%的患兒家長對孩子採用了打罵、體罰等管教方式, 誤認為是孩子的抽動是不聽話, 或壞習慣導致的, 殊不知這種抽動是一種病, 患兒是原理無法控制的。

4、病急亂投醫:抽動症容易與眼病、精神病、癲癇等疾病相混淆, 非專科醫院不能正確判斷, 抽動症誤診誤治累見不鮮。 診斷不清,

Advertisiment
治療就不得法, 這樣的後果是, 導致拖延加重病情的同時, 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某些醫生認為抽動-穢語綜合症必須具備穢語, 但實際上只有1/3患者在發病幾年後才出現穢語現象。

專家提醒:瞭解病因 找對方法對症治療

抽動症的巨大隱患, 讓許多家長們都在急切的尋找治療的方法, 然而不規範治療或是治療方法的不恰當, 往往會導致花兒病情的反復發作。 "在門診中不乏這樣的例子, 連為什麼會患抽動症都沒有搞清楚, 就一味的給孩子喝各種口服液, 或者單純採用西藥或中藥治療, 療效不明顯, 還傷害了孩子的身體"。 "孩子抽動症的治療, 一定要做到瞭解病因, 找對方法, 在不傷害孩子身體的前提下拔除病根。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