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外向孤獨症

1 外向孤獨症

外向孤獨症, 指某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善於交際、有很好的人緣, 看似“外向”, 實則“孤獨”, 沒有可以傾訴內心情感的朋友或可以傾訴內心情感, 朋友不在身邊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失落、不安、空虛。 外向孤獨症與醫學上的“孤獨症”“人格分裂症”截然不同。

2 特徵

1、對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

2、從小懂得很多道理。

3、有時候笑的很開朗, 有時候很沉默。

4、 有時很神經 有時很鎮靜。

5、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傷心, 但不會被發現。

6、安慰很多人, 但自己卻沒人安慰。

7、自身的情緒很容易被別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控制。

Advertisiment

8、渴望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朋友, 會執著到底, 卻又自尊心極強, 被人誤認為外表自負。

9、容易在一件事上鑽牛角尖

10、能很快平復或壓制自己的情緒

3 具體所指

外向孤獨症, 是一種網路語言, 準確點說應該稱作“外向的孤獨”, 指的是這樣一類人:

1、在日常生活中很善於交際, 有很好的人緣, 在大家的面前總是喜笑顏開、快快樂樂的樣子, 給大家以樂觀、開朗、熱情、自信、進取的印象 這就是所謂的“外向”相反的則是“內向”。

2、但是, 這種人的內心情感往往很豐富, 甚至是多愁善感。 但他們不喜歡將之表現出來, 不喜歡刻意地找人訴說。 周圍人也誤以為他們內心很強大而沒有怎麼關心他們, 這就是所謂的“孤獨”。

3 、多重性格, 遇到什麼樣的人就會講什麽樣的話。

Advertisiment
能適應不同性格的交往物件。

於是, 他們的情感沒有人來理解。 他們的朋友雖多, 但沒有幾個可以傾心相談的。 所以他們自我感慨道:“我雖外向但還是孤獨。 ”故有了外向孤獨症一說。

但有時, 某些有外向孤獨症的人不一定會隨時帶著手機。

4 成因分析

在人際交往能力培養時率先學習了各類人際交往中的根本原則, 如真誠、友善、平等、尊重等。 導致看似早熟實則陷入了有道無術的困境, 想找人表達卻缺少真誠交流的勇氣, 更放不下平時塑造的在他人眼中的強大形象。

由於其並不穩定的內在狀態, 導致了其敏感多疑、情緒波動較大的狀況, 通常能夠借助技巧掩蓋, 但每隔一段時間需要發洩一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