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寶寶日常護理的誤區

養生之道導讀:

夏季寶寶日常護理的誤區家長們都知道嗎?夏天是嬰幼兒容易生病的季節, 比如中暑、腹瀉等。 在日常護理方面, 家長在夏天可要格外小心。 夏季寶寶日常護理的誤區有哪些, 下面小編帶著大家去學習一下。

一、夏季寶寶日常護理的誤區

夏季氣溫炎熱, 持續的高溫很可能會使孩子產生一系列的不適反應, 如:食欲減退、拉肚子、長痱子、蚊蟲叮咬等。 那麼, 對於家長來說, 當寶寶出現此類問題時, 要如何給孩子做好護理工作呢?寶寶夏季護理存在哪些誤區呢?

誤區1:夏天儘量別剃光頭

夏天寶寶的頭髮不宜留得過長,

Advertisiment
因為除了通過呼吸排出人體部分熱量外;皮膚排汗是排出熱量的主要途徑, 但給寶寶剃太短的頭髮或剃光頭並不可取。 寶寶一旦剃成光頭, 就等於失去了遮陽擋物的天然安全屏障, 意外傷害、蚊蟲叮咬, 各種細菌在頭皮上的感染機會大大增加。 如果細菌侵入孩子頭發根部, 還會破壞頭髮毛囊, 嚴重時會影響頭髮的正常生長。 如果寶寶是光頭, 則皮膚吸收的熱量反而會增加, 皮膚排出的汗水也會迅速流失掉, 因而起不到通過汗液蒸發散熱的作用, 而且光頭的寶寶頭部很容易被強光曬成日光性皮炎。

誤區2:寶寶吮吸手指很不衛生, 有時甚至把小手吮破, 應該及時糾正

出生後寶寶會不時地吮吸手指,

Advertisiment
媽媽們覺得這是件煩惱的事, 卻不知這其實是嬰兒感知覺和智力發展的一個信號, 是嬰兒進入手指功能分化和手眼協調準備階段的標誌之一, 是自我安慰的途徑, 有益於寶寶大腦發育。 把吮手指看做是一個發育階段的生理現象, 但是如果寶寶過度吮手指, 引起皮疹, 應該適當制止。

誤區3:夏季不宜給寶寶斷奶

夏季, 特別是7、8月份, 天氣炎熱, 導致嬰兒食欲減退, 而且會使食物中的細菌相應增多, 出現消化道感染。 另外, 高溫有利於蒼蠅的繁衍, 這增加了胃腸道傳染病的發生機會, 容易出現腹瀉, 因而影響嬰兒健康, 所以夏季不宜斷奶。

Advertisiment

誤區4:夏季寶寶耳朵不能經常掏

現在天氣炎熱, 寶寶出汗較多, 真菌容易在潮濕的環境中生存, 如果家長三天兩頭給孩子掏耳朵, 容易造成細菌侵入, 感染外耳道炎。 建議每半年給孩子耳朵清潔一次。 另外, 夏季許多小蟲尤其是小飛蛾、蚊子經常在天空飛舞, 很容易飛進寶寶耳朵裡, 這些蟲子在耳道內爬行或飛動搗亂時,

Advertisiment
往往會給孩子帶來難以忍受的耳鳴聲和疼痛。 這種情況下也不建議家長給寶寶掏耳朵, 可以去醫院讓醫生取出。

誤區5:寶寶的襪子不能脫

對於不會走路的嬰兒來說, 體溫調節功能尚未發育成熟, 產生熱量的能力較小, 而散熱能力較大, 加上體表面積相對較大, 更容易散熱。 當環境溫度略低時, 小嬰兒的末梢迴圈就不好, 摸摸小腳涼涼的, 如果給嬰兒穿上襪子, 可以起一定的保暖作用, 避免著涼, 孩子也覺得舒服。 因此, 家裡的空調最好保持在26℃~28℃。 如果溫度太低, 寶寶又光著腳的話, 很可能會導致寶寶著涼、拉肚子。

誤區6:寶寶夏季不適宜穿開襠褲

小寶寶穿開襠褲既不衛生也不安全。 嬰幼兒探索周圍的世界, 大部分是通過自己的小手。

Advertisiment
小手在對外界探索的過程, 也包括對自己身體的瞭解。 在這個過程中, 穿開襠褲的寶寶小手會不可避免地觸摸到自己的外☆禁☆陰。 如果寶寶大小便後沒有及時清潔乾淨, 殘留在尿道口的尿液和肛門的糞便汙物會弄髒小手, 而寶寶在嬰幼兒期, 大部分都會出現吸吮手指(或咬手指)的行為, 這個行為也會很容易把小手上的尿液、糞便汙物帶入消化道, 造成寶寶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疾病。 像手足口病、秋季腹瀉等都有可能發生。

夏天是個令人躁動的季節, 大人們如此, 寶寶又何嘗不是呢?對於寶寶的日常護理誤區, 家長們應慎避之, 不認真細看是不行的, 因為這關係著寶寶的健康, 家長們不妨接著往下看。

誤區7:對寶寶而言乳汁是最好的護膚品, 非常有效和安全

有些媽媽覺得,媽媽的乳汁不僅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也是最安全的護膚品。而事實上,母乳在20℃常溫下變質速度很快,僅能存放5~6小時,之後會產生細菌和其他微生物。因此,直接把乳汁塗抹在孩子皮膚上,容易使孩子的皮膚滋生細菌,發生皮膚感染。因為,沒有經過加工處理的乳汁,不僅不容易吸收,而且含有糖分,容易繁殖細菌,使寶寶患毛囊炎、癤子等感染性皮膚病。

除此之外,寶寶夏天的日常護理也存在著注意事項,那麼,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二、夏天寶寶護理的注意事項

要想給孩子做好護理工作,首先要知道護理應該注意什麼,夏天寶寶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我們來看看。

1、充足的睡眠

讓孩子睡在房間最涼爽的地方,但注意不要讓孩子直接吹風或吹電風扇,設有空調的房間,溫度也不要調得過低,以防感冒。不太熱時,要蓋一條枕巾,太熱的話,穿薄衣褲睡就行了;還要掛上小蚊帳,防止蚊子侵襲;常給孩子變換睡的姿勢,以免嬰兒身體某一部位因長時間貼在床上不通風而生痱子。

2、勤洗澡

夏天洗澡,可以幫助孩子調節體溫,還可以使皮膚上汗腺開口不被上皮細胞阻塞,有利於散熱。還能減少和減輕很多嬰兒皮膚病,如新生兒皮炎、新生兒濕疹、尿布皮炎、臀紅等,更能增加孩子的食欲,促進生長發育。因此,一日洗澡1~2次是必要的。洗澡的水溫應在37℃左右。在選擇寶寶沐浴類產品時,應該選擇天然植物成分的安全可靠的寶寶專用品牌。

3、適宜的溫、濕度

房間要保持空氣流通,不要關閉門窗。有空調的家庭,可將嬰兒的房間溫度控制在22℃,如果是早產兒,室溫要提高到24~26℃。室內最佳濕度應為55%~70%。

4、注意體溫變化

新生兒大腦還處在發育階段,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健全,排汗機能差,皮膚調節機能不足,嬰兒體溫往往隨外界氣溫升高而升高,有時高達40℃。此時要讓孩子頻頻吸母乳,以增加水分攝入。體溫過高時,可適當喂點白開水,通過排小便來降低體溫。

很多日常細節,平時雖不太在意覺得不會對寶寶造成影響和危害,但很多地方存在的誤區和注意事項可能會導致寶寶不舒服或者生病,因此,家長們也需要格外注意。

嬰兒痙攣症怎麼辦

嬰兒痙攣症,發生的時間段一般都是從出生後幾天一直到3歲前,在一歲多發生的例子更多,由於這種疾病的症狀是不明顯的,年輕的媽媽們很有可能認為只是寶寶肚子餓,或者需要換尿片等等原因引起的。其實,這時就很有可能是痙攣症了。那麼嬰兒痙攣症怎麼辦?

1、父母應該要先懂得初步判斷嬰兒這種現象是不是痙攣症,到底是輕度還是嚴重性的,因為一般良性的痙攣或者輕度的痙攣,是無關緊要的,是嬰兒很正常的非隨意運動,一般過3個月左右就會自動恢復,不需要通過任何的藥物治療。

2、家長必須要注意保持室內安靜,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儘量減少刺激。

3、6月內嬰兒痙攣症的飲食給予母乳餵養或牛奶餵養,以後可逐漸添加輔食,要注意合理飲食,切不可太飽,以免成為誘發癲癇發作的因素。

4、家長要把要把患兒的情況及時的反應給醫生,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儘快選擇抗癲癇藥物,不擅自減、加、停,定期門診複查,癲癇治療需長期堅持,切不可自行停止治療。

5、嬰兒痙攣症的飲食清淡富於營養,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復的情況,比如說,海鮮、雞肉、狗肉等。與此同時,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6、在嬰兒痙攣症的飲食為嬰兒添加輔助食物時,不要喂嬰兒那些無益或危險的食品。有些食品不能提供孩子適宜的營養並且有可能引導孩子養成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如煎炸的食品、加香料的飲料、巧克力等。另外,有些可能引起哽噎的食物,即使在有人看管的情況下,也不應給嬰兒吃。這些食物包括生而硬的水果或蔬菜,如葡萄、櫻桃或槳果、花生米、黑桃仁、油炸土豆片及小塊硬糖等。

7、如果嬰兒痙攣的次數多且時間長,父母就不應該僅僅靠自己的判斷治療了,及時的帶寶寶到醫院診斷治療,因為寶寶還這麼小,是不適合隨便用藥的,而且大人分量的藥物是不合適嬰兒的。根據一些臨床例子,更嚴重時就需要接受手術了。

8、治療開始的時間越早,病兒腦損害的程度就可能越輕。為了防止嬰兒痙攣症的復發和轉變成癲癇大發作或精神運動性發作,即使在發作完全停止以後,藥物劑量仍不要減少,而應繼續服藥2—4年,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慎重地、逐漸地減藥直至停藥。

9、此外,家長要特別重視的是,在孩子開始服藥時,應每2—3周去醫院隨訪一次,以後每3—6個月複查一次。同時應密切注意藥物的毒性表現,定期帶孩子到醫院檢查肝腎功能和血常規,一旦發現異常,及時採取進一步的措施。

嬰兒痙攣症的症狀

嬰兒痙攣症多在1歲以內發病,3~7個月發病人數最高,男孩較女孩發病率高。本病病因包括先天發育障礙、代謝異常、各種產傷、出生後外傷及神經系統感染,約50%的小兒找不到病因。

嬰兒痙攣症發作時表現為全身大肌肉突然強烈抽搐,頭及軀體向前傾,上肢前伸、彎曲向內,下肢彎曲到腹部,兩眼斜視或上翻,伴有意識障礙。一次發作時間短,1~2秒鐘緩解,但可再次抽搐,形成一連串發作,少則2~3次,多達幾十次甚至更多。發作前患兒往往伴有一聲喊叫或不自主發笑,面色蒼白或發紅,發作後極度疲倦、嗜睡。發作次數每日1~10次不等,白天比夜晚易發作,下午較上午易發作,有的小兒在剛入睡或醒後不久容易發作,有時突然的聲響也可引起發作。

病後患兒智力及體力發育顯著落後,表情呆滯、淡漠,不會笑,不認人,不會注視,豎頭、站、行走均受影響,語言發育落後。

非常有效和安全

有些媽媽覺得,媽媽的乳汁不僅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也是最安全的護膚品。而事實上,母乳在20℃常溫下變質速度很快,僅能存放5~6小時,之後會產生細菌和其他微生物。因此,直接把乳汁塗抹在孩子皮膚上,容易使孩子的皮膚滋生細菌,發生皮膚感染。因為,沒有經過加工處理的乳汁,不僅不容易吸收,而且含有糖分,容易繁殖細菌,使寶寶患毛囊炎、癤子等感染性皮膚病。

除此之外,寶寶夏天的日常護理也存在著注意事項,那麼,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二、夏天寶寶護理的注意事項

要想給孩子做好護理工作,首先要知道護理應該注意什麼,夏天寶寶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我們來看看。

1、充足的睡眠

讓孩子睡在房間最涼爽的地方,但注意不要讓孩子直接吹風或吹電風扇,設有空調的房間,溫度也不要調得過低,以防感冒。不太熱時,要蓋一條枕巾,太熱的話,穿薄衣褲睡就行了;還要掛上小蚊帳,防止蚊子侵襲;常給孩子變換睡的姿勢,以免嬰兒身體某一部位因長時間貼在床上不通風而生痱子。

2、勤洗澡

夏天洗澡,可以幫助孩子調節體溫,還可以使皮膚上汗腺開口不被上皮細胞阻塞,有利於散熱。還能減少和減輕很多嬰兒皮膚病,如新生兒皮炎、新生兒濕疹、尿布皮炎、臀紅等,更能增加孩子的食欲,促進生長發育。因此,一日洗澡1~2次是必要的。洗澡的水溫應在37℃左右。在選擇寶寶沐浴類產品時,應該選擇天然植物成分的安全可靠的寶寶專用品牌。

3、適宜的溫、濕度

房間要保持空氣流通,不要關閉門窗。有空調的家庭,可將嬰兒的房間溫度控制在22℃,如果是早產兒,室溫要提高到24~26℃。室內最佳濕度應為55%~70%。

4、注意體溫變化

新生兒大腦還處在發育階段,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健全,排汗機能差,皮膚調節機能不足,嬰兒體溫往往隨外界氣溫升高而升高,有時高達40℃。此時要讓孩子頻頻吸母乳,以增加水分攝入。體溫過高時,可適當喂點白開水,通過排小便來降低體溫。

很多日常細節,平時雖不太在意覺得不會對寶寶造成影響和危害,但很多地方存在的誤區和注意事項可能會導致寶寶不舒服或者生病,因此,家長們也需要格外注意。

嬰兒痙攣症怎麼辦

嬰兒痙攣症,發生的時間段一般都是從出生後幾天一直到3歲前,在一歲多發生的例子更多,由於這種疾病的症狀是不明顯的,年輕的媽媽們很有可能認為只是寶寶肚子餓,或者需要換尿片等等原因引起的。其實,這時就很有可能是痙攣症了。那麼嬰兒痙攣症怎麼辦?

1、父母應該要先懂得初步判斷嬰兒這種現象是不是痙攣症,到底是輕度還是嚴重性的,因為一般良性的痙攣或者輕度的痙攣,是無關緊要的,是嬰兒很正常的非隨意運動,一般過3個月左右就會自動恢復,不需要通過任何的藥物治療。

2、家長必須要注意保持室內安靜,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儘量減少刺激。

3、6月內嬰兒痙攣症的飲食給予母乳餵養或牛奶餵養,以後可逐漸添加輔食,要注意合理飲食,切不可太飽,以免成為誘發癲癇發作的因素。

4、家長要把要把患兒的情況及時的反應給醫生,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儘快選擇抗癲癇藥物,不擅自減、加、停,定期門診複查,癲癇治療需長期堅持,切不可自行停止治療。

5、嬰兒痙攣症的飲食清淡富於營養,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復的情況,比如說,海鮮、雞肉、狗肉等。與此同時,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6、在嬰兒痙攣症的飲食為嬰兒添加輔助食物時,不要喂嬰兒那些無益或危險的食品。有些食品不能提供孩子適宜的營養並且有可能引導孩子養成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如煎炸的食品、加香料的飲料、巧克力等。另外,有些可能引起哽噎的食物,即使在有人看管的情況下,也不應給嬰兒吃。這些食物包括生而硬的水果或蔬菜,如葡萄、櫻桃或槳果、花生米、黑桃仁、油炸土豆片及小塊硬糖等。

7、如果嬰兒痙攣的次數多且時間長,父母就不應該僅僅靠自己的判斷治療了,及時的帶寶寶到醫院診斷治療,因為寶寶還這麼小,是不適合隨便用藥的,而且大人分量的藥物是不合適嬰兒的。根據一些臨床例子,更嚴重時就需要接受手術了。

8、治療開始的時間越早,病兒腦損害的程度就可能越輕。為了防止嬰兒痙攣症的復發和轉變成癲癇大發作或精神運動性發作,即使在發作完全停止以後,藥物劑量仍不要減少,而應繼續服藥2—4年,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慎重地、逐漸地減藥直至停藥。

9、此外,家長要特別重視的是,在孩子開始服藥時,應每2—3周去醫院隨訪一次,以後每3—6個月複查一次。同時應密切注意藥物的毒性表現,定期帶孩子到醫院檢查肝腎功能和血常規,一旦發現異常,及時採取進一步的措施。

嬰兒痙攣症的症狀

嬰兒痙攣症多在1歲以內發病,3~7個月發病人數最高,男孩較女孩發病率高。本病病因包括先天發育障礙、代謝異常、各種產傷、出生後外傷及神經系統感染,約50%的小兒找不到病因。

嬰兒痙攣症發作時表現為全身大肌肉突然強烈抽搐,頭及軀體向前傾,上肢前伸、彎曲向內,下肢彎曲到腹部,兩眼斜視或上翻,伴有意識障礙。一次發作時間短,1~2秒鐘緩解,但可再次抽搐,形成一連串發作,少則2~3次,多達幾十次甚至更多。發作前患兒往往伴有一聲喊叫或不自主發笑,面色蒼白或發紅,發作後極度疲倦、嗜睡。發作次數每日1~10次不等,白天比夜晚易發作,下午較上午易發作,有的小兒在剛入睡或醒後不久容易發作,有時突然的聲響也可引起發作。

病後患兒智力及體力發育顯著落後,表情呆滯、淡漠,不會笑,不認人,不會注視,豎頭、站、行走均受影響,語言發育落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