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初生嬰兒護理三大注意

夏天出生的嬰兒雖然有利於生長發育, 但赤日炎炎, 給這些“嫩芽”也帶來了很大的威脅。 那麼, 夏季出生的嬰兒護理要注意哪些呢?
一、嬰兒洗澡不能過勤
夏天洗澡, 可以幫助孩子調節體溫, 還可以使皮膚上汗腺開口不被上皮細胞阻塞, 有利散熱。 還能減少和減輕很多嬰兒皮膚疾病, 如新生兒皮炎、新生兒濕疹、尿布皮炎、臀紅等, 更能增加孩子的食欲, 促進生長。 但嬰兒皮膚非常嬌嫩, 外界的刺激物、抓撓、稍帶力度的觸碰都會損及皮膚。
專家表示, 新生兒的皮膚pH接近中性, 即為7。 出生後一周內, 由於角質層細胞生成的磷脂酶A2使皮膚逐漸酸化,

Advertisiment
皮膚的PH值降低至成人水準的5.5-5.9, 甚至更低。 然而, 皮膚表面的正常酸化有賴於角質層的完整和皮脂的保留, 因此, 嬰兒皮膚不像成人那樣可以中和外界的鹼性物質, 更加脆弱。
嬰兒皮膚含水量比成人高, 新生兒皮膚含水量為74.5%, 嬰幼兒為69.4%, 而成人皮膚水分僅為64%。 不過, 儘管嬰兒皮膚吸收外界水分的能力強, 但由於屏障功能的不完善, 水分揮發也快, 因而更容易乾燥。 因此, 夏天一日洗澡1—2次即可。
二、夏天曬太陽莫超15分鐘
夏季寶寶容易出現“紅屁股”。 由於大小便的原因, 寶寶臀部的清洗次數特別多, 脂溶性物質和酒精類溶劑容易借機滲透進入皮膚。 再加上嬰兒臀部處於尿布的包裹之下, 環境潮濕而又不透氣,
Advertisiment
且與尿布有較多的摩擦, 因而出現“紅屁股”現象。
研究顯示, 嬰兒的光敏感性更高, 日光照射使得皮膚細胞的更新速度以及膠原/彈性蛋白的交聯程度顯著下降。 由於紫外線可破壞細胞的DNA, 且越是分裂旺盛的細胞越容易受傷害, 而嬰兒皮膚細胞分裂和合成代謝活動正處於旺盛期, 因此, 紫外線對寶寶的殺傷力比成人更大。
所以, 寶寶曬太陽的最好時機是在上午9:3點以前和下午4:30以後的晴好天氣, 曬的部位則以脂肪積累較厚的臀部和腿部為佳。 夏天陽光強烈, 每次曬太陽的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
三、注意眼睛別受刺激
成人眼睛感到不舒服的時候, 會不由自主地眨眼。 這種“眨眼反射”其實是人體在後天形成的一種保護性反射。
Advertisiment
但新生兒並不具備這種自我保護機制, 直到1.5-2個月大時才能形成眨眼反射。 因此, 對於兩個月以下的寶寶, 父母需要格外注意孩子的眼睛是否受到異物、強光的刺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