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季傳染病的防治措施

細菌性痢疾、傷寒、瘧疾、紅眼病、乙腦等疾病是夏天寶寶常見的病, 如果寶寶得了這些病, 新媽媽該怎樣應對呢?

夏季是各種傳染性疾病發病率最高的時候, 由於氣候濕潤、溫度偏高, 適合各種細菌大量繁殖, 再加上蒼蠅、蚊蟲的肆虐, 更為各種細菌提供了廣泛的傳播途徑。 因此, 如何讓寶寶安然地度過夏天, 也就成了爸爸媽媽必須考慮的問題。

下面, 我們將為新媽媽介紹幾種寶寶在夏季常見傳染病的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

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夏季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之一,主要由痢疾桿菌引起。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說,2~7歲寶寶的發病率最高。

一般來說,菌痢可分為3種,分別是急性普通型、急性中毒型和慢性痢疾。

普通型痢疾最為常見, 發病特徵為:起病急, 腹瀉、腹痛, 可伴有惡寒、發熱、頭痛, 膿血便或黏液膿血便。

中毒型痢疾表現為:起病急、高熱、精神萎靡、反復抽風、嗜睡, 甚至昏迷。 病情重的寶寶可能會有面色蒼白、四肢發涼、心音低弱甚至休克等症狀, 若不及時治療會有生命危險。 因此若有以上症狀出現, 爸爸媽媽一定要及時將寶寶送往醫院。

慢性痢疾多由急性菌痢遷延不愈引起, 病程超過2個月。 表現為食欲低下, 腹瀉、腹部陣痛, 寶寶身體較虛弱。

就醫指征:

菌痢常因治療不及時而導致病情加重, 因此, 無論是哪種情況,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都應該將寶寶及時地送往醫院, 不可小視。

預防措施:

預防菌痢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平時要注意飲食衛生,不給寶寶吃不乾淨的食物,給寶寶喂牛奶或者其他乳製品時一定要將其煮沸、消毒,絕對不要給寶寶喝剩奶;讓寶寶從小注意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勤剪指甲,不讓寶寶用牙咬指甲或吸吮手指;另外,提倡用母奶餵養寶寶,尤其是在寶寶患病或病後更應堅持母乳餵養。 平時做到勤換尿布、勤曬被褥也可以控制細菌傳播。

傷寒

傷寒是一種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與由感冒引發的體寒不同。 其發病範圍主要是學齡期寶寶, 周歲以下寶寶較為少見。

寶寶在患傷寒後的第一周體溫呈梯形上升,

Advertisiment
第二周呈高熱, 持續1~2周, 最長可6周;脈緩;表情淡漠, 反應遲鈍, 高熱時伴譫妄、嗜睡;部分病例于第二周皮膚可出現淡紅色玫瑰疹。

當寶寶患病後, 要讓他臥床休息, 並保持大便通暢, 熱退後酌情輕度活動, 飲食以高熱量、高營養、高維生素、易消化為宜, 必須為流質、半流質無渣飲食, 以便容易消化;同時, 要保證充足的水分給養。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請問傳染病的問題!最近有點上火,怎麼辦啊?

    您好,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禁☆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風疹、猩紅熱、手足口病等,預防措施有:1、居室必須要每天通風、保持空氣流動。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個人保護的關鍵。3... [詳細答案]

  • 1回答

    嬰幼兒夏季高發疾病的防治

    家長在夏季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合理安排飲食,注意均衡膳食營養。夏季食物應以清淡為主第二,要注意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讓孩子從小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第三,要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第四,對...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疝氣的防治措施

    您好,嬰兒時期,不要將小孩的腹部裹得太緊,以免加重腹內壓力。在飲食方面,儘量給小孩吃一些易消化、含纖維素多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孩子大便乾燥時,應採取通便措施,不要讓孩子用力解大便。此外,還要儘量...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現在是深秋了,天氣逐漸轉冷而且比較乾燥,寶寶的呼吸道很容易感染。預防小兒呼吸道疾病的話要注意室內通風透氣,有吸煙習慣的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在室內吸煙。注意寶寶營養的均衡,多吃新鮮的果蔬還有牛奶。多帶寶寶... [詳細答案]

  • 1回答

    產前憂鬱症的日常防治措施是?

    要在日常生活中防治產前憂鬱症,可以參考以下幾點:第一是放鬆自己的心情。儘量不要去想在寶寶出生前要做很多事。 第二,加強與丈夫的進一步溝通。多與自己的丈夫溝通,通過增進夫妻感情的方式來分散注意力。第三...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