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天預防孕婦兒童中暑全攻略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除了高溫、烈日曝曬外, 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常見的誘因。

一、中暑症狀

中暑按病情的輕重可以分為如下情況:

1.先兆中暑: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頭暈、眼花、無力, 噁心、心慌、氣短, 注意力不集中, 定向力障礙。 體溫常常低於37.5℃。 在離開高溫作業環境進入陰涼通風的環境時, 短時即可恢復正常。

2.輕症中暑:病人除有先兆症狀外, 有的表現為體溫升高至38℃以上, 皮膚灼熱、面色潮紅,

Advertisiment
面色蒼白、嘔吐、皮膚濕冷、脈搏細弱、血壓下降, 通常休息後體溫可在4小時內恢復正常。

3.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 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及生命, 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1)熱痙攣。 多發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 飲水多而鹽分補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鈉濃度急速明顯降低時。 這類中暑發生時肌肉會突然出現陣發性的痙攣疼痛。 (2)熱衰竭。 這種中暑常常發生于老年人及一時未能適應高溫的人。 主要症狀為頭暈、頭痛、心慌、口渴、噁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志模糊。 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3)日射病。 這類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樣, 是因為直接在烈日的曝曬下, 強烈的日光穿透頭部皮膚及顱骨引起腦細胞受損,

Advertisiment
進而造成腦組織的充血、水腫。 由於受到傷害的主要是頭部, 所以, 最開始出現的不適就是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煩躁不安, 繼而可出現昏迷及抽搐。 (4)熱射病。 還有一部分人在高溫環境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時間較長, 身體產熱過多, 而散熱不足, 導致體溫急劇升高。 發病早期有大量冷汗, 繼而無汗、呼吸淺快、脈搏細速、躁動不安、神志模糊、血壓下降, 逐漸向昏迷伴四肢抽搐發展, 嚴重者可產生腦水腫、肺水腫、心力衰竭等。

二、8種人易中暑

和普通人相比, 一些身體素質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現中暑問題, 所以在炎熱的天氣裡自己和家人就更要注意。

1.老年人由於皮膚汗腺萎縮和循環系統功能衰退,

Advertisiment
機體散熱不暢, 容易中暑。

2.孕產婦因為懷孕或產後體力消耗大, 身體虛弱, 如果逗留在通氣不良、溫度較高的室內, 也容易中暑。

3.嬰幼兒各系統發育不完善, 體溫調節功能差, 皮下脂肪又比較多, 對散熱不利, 容易中暑。

4.炎熱天氣會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 加重心血管的負荷。 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全者, 他們體內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積蓄, 所以容易中暑。

5.糖尿病患者的機體對內外環境溫度變化反應遲鈍, 雖然熱量已經積蓄在體內, 但病人的自覺症狀卻出現得較晚, 易引起中暑。

6.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因為細菌或病毒性☆禁☆感染可以使人體產生內源性致熱原, 讓機體產熱加速。 炎症還能使機體釋放出一些物質,

Advertisiment
使血管痙攣收縮, 更不利於散熱而容易中暑。

7.營養不良的人因為營養素的缺乏使血壓下降, 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 他們還容易反復腹瀉, 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以致中暑。

8.服用抗組織胺藥、抗膽鹼藥、安眠藥等的人也會出現血管收縮, 使體溫調節中樞發生障礙, 容易中暑。

三、特殊人群防暑

酷暑季節, 很多抵抗力差的人, 如:嬰幼兒、孕婦、老弱者, 在高溫環境裡一不留神就會中暑, 搶救不及時可能會導致悲劇的發生。 因此, 在高溫天氣下, 這些特殊人群更應採取措施防中暑。

1.嬰幼兒:應穿薄的棉質單衣, 如果流汗要馬上擦乾;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 室溫不低於25℃;冷氣房內最好放一盆水, 以免乾燥;多喝常溫的白開水。

Advertisiment

2.孕產婦:衣著應涼爽寬大, 多吃新鮮蔬菜、新鮮豆製品;經常用溫水擦洗, 不要盆浴;不要因為過於貪涼而導致感冒發生;要保證睡眠。

3.老弱者:保證每天不低於7小時的睡眠;調整飲食保護脾胃, 不要多吃辛辣食品, 要常吃清淡食物;由於天熱汗多, 因此補水顯得很重要, 每天要補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

四、中暑急救措施

正常情況下, 對中暑病人可採用“六字”急救法進行救治。

1.移:迅速將病人移至通風、陰涼、乾爽的地方, 使其平臥, 墊高頭部, 解開衣扣, 鬆開或脫去衣服, 以利病人呼吸和快速散熱。 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衣服。

2.敷:可用冷水或井水蘸濕毛巾敷于患者頭部, 或將冰袋、冰塊置於病人頭部、腋下或腹股溝等部位, 以利快速降溫。 也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後用電扇或空調降溫,加速散熱。但當體溫降至38℃以下時,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強降溫措施。

3.擦:同時用毛巾擦拭浸在冷水中的患者的四肢和軀體,把皮膚擦紅,一般擦上15~30分鐘就可以把患者的體溫降到37℃~38℃。

4.補: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料,在補充水分時,可加入少量鹽或小蘇打水。但千萬不可急於補充大量水分,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噁心等症狀。

5.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穀等穴,使其蘇醒。若呼吸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6.送:對於重症中暑病人,在進行必要的急救之後立即送往附近醫院進行補液和藥物治療。搬運病人時,應用擔架運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時運送途中要注意,盡可能地用冰袋敷于病人額頭、枕後、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積極進行物理降溫,以保護大腦、心肺等重要器官。

五、常用防暑藥

為了安全度夏,家庭準備一些防暑藥物是很有必要的,這些藥物有:

1.仁丹:能清暑祛濕。主治中暑受熱引起的頭昏腦漲、胸中鬱悶、腹痛腹瀉,也可用於暈車暈船、水土不服等。

2.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適於中暑所致的頭昏、噁心嘔吐、胸悶腹瀉等症。

3.藿香正氣水:能清暑解表。適於暑天因受寒所致的頭昏、腹痛、嘔吐、腹瀉等症。

4.清涼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療暑熱引起的頭昏頭痛,或因貪涼引起的腹瀉。

5.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壓患者尤宜,以開水泡代茶飲。

6.荷葉:適宜中暑所致的心煩胸悶、頭昏頭痛者。有高血壓患者尤宜,以開水泡代茶飲。

六、防暑常識

專家建議,掌握一些簡單的預防常識,就可以減少中暑的發生。

1.出行躲避烈日:最好不要於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

2.遮光防護:出門要打遮陽傘,戴遮陽帽、太陽鏡,塗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飲料。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身體強健的男士,也應做好上述防護措施。

3.補充水分: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通常最佳飲水時間是晨起後、上午10時、下午3~4時、晚上就寢前,分別飲1~2杯白開水或含鹽飲料。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平時要注意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4.合理設置空調溫度:空調溫度應控制在與室外溫差5℃~10℃之間,否則室內外溫差太大,反而容易中暑。早晨不要過早打開空調,容易患上自律神經失調症。

5.使用冰袋:可重複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膚溫度的工具,裡面預充的液體有降溫效果。

6.少食多餐:一頓飯吃的東西越多,為了消化這些食物,身體產生代謝的熱量也就越多。特別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因其產生的代謝熱量尤其多。

7.溫水沖澡:使用稍低於體溫的溫水沐浴,特別是在睡前進行。

8.多喝熱茶:熱茶是最佳飲品,它有利於對體溫中樞進行調控,並能強心利尿,使體內多餘熱量隨尿液排出體外。

9.穿棉質服裝:穿上輕薄的淺色棉質衣服,合成纖維衣料容易鎖住熱量,而棉質衣服利於排汗。

10.戴隔熱草帽:編織草帽的原料多為空心,裡面儲存有一定數量的空氣。另外,草帽對陽光還有一定的遮擋作用。 

也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然後用電扇或空調降溫,加速散熱。但當體溫降至38℃以下時,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強降溫措施。

3.擦:同時用毛巾擦拭浸在冷水中的患者的四肢和軀體,把皮膚擦紅,一般擦上15~30分鐘就可以把患者的體溫降到37℃~38℃。

4.補:患者仍有意識時,可給一些清涼飲料,在補充水分時,可加入少量鹽或小蘇打水。但千萬不可急於補充大量水分,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噁心等症狀。

5.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穀等穴,使其蘇醒。若呼吸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6.送:對於重症中暑病人,在進行必要的急救之後立即送往附近醫院進行補液和藥物治療。搬運病人時,應用擔架運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時運送途中要注意,盡可能地用冰袋敷于病人額頭、枕後、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積極進行物理降溫,以保護大腦、心肺等重要器官。

五、常用防暑藥

為了安全度夏,家庭準備一些防暑藥物是很有必要的,這些藥物有:

1.仁丹:能清暑祛濕。主治中暑受熱引起的頭昏腦漲、胸中鬱悶、腹痛腹瀉,也可用於暈車暈船、水土不服等。

2.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適於中暑所致的頭昏、噁心嘔吐、胸悶腹瀉等症。

3.藿香正氣水:能清暑解表。適於暑天因受寒所致的頭昏、腹痛、嘔吐、腹瀉等症。

4.清涼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療暑熱引起的頭昏頭痛,或因貪涼引起的腹瀉。

5.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壓患者尤宜,以開水泡代茶飲。

6.荷葉:適宜中暑所致的心煩胸悶、頭昏頭痛者。有高血壓患者尤宜,以開水泡代茶飲。

六、防暑常識

專家建議,掌握一些簡單的預防常識,就可以減少中暑的發生。

1.出行躲避烈日:最好不要於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

2.遮光防護:出門要打遮陽傘,戴遮陽帽、太陽鏡,塗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飲料。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身體強健的男士,也應做好上述防護措施。

3.補充水分: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通常最佳飲水時間是晨起後、上午10時、下午3~4時、晚上就寢前,分別飲1~2杯白開水或含鹽飲料。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平時要注意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4.合理設置空調溫度:空調溫度應控制在與室外溫差5℃~10℃之間,否則室內外溫差太大,反而容易中暑。早晨不要過早打開空調,容易患上自律神經失調症。

5.使用冰袋:可重複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膚溫度的工具,裡面預充的液體有降溫效果。

6.少食多餐:一頓飯吃的東西越多,為了消化這些食物,身體產生代謝的熱量也就越多。特別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因其產生的代謝熱量尤其多。

7.溫水沖澡:使用稍低於體溫的溫水沐浴,特別是在睡前進行。

8.多喝熱茶:熱茶是最佳飲品,它有利於對體溫中樞進行調控,並能強心利尿,使體內多餘熱量隨尿液排出體外。

9.穿棉質服裝:穿上輕薄的淺色棉質衣服,合成纖維衣料容易鎖住熱量,而棉質衣服利於排汗。

10.戴隔熱草帽:編織草帽的原料多為空心,裡面儲存有一定數量的空氣。另外,草帽對陽光還有一定的遮擋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