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填鴨式餵飯容易養出小胖墩

現在小寶貝大多都是胖墩墩圓滾滾的, 其實這都是家中大人們寵出來的呢!擔心寶寶吃不夠, 所以家長總是會往寶寶嘴裡塞東西。 其實, 大人喂寶寶輔食很容易讓寶寶過量飲食, 更容易導致寶寶發生肥胖問題。 如果此時讓寶寶自己吃輔食, 有助於小傢伙更好地控制食欲, 學習自己的吃飯節奏。

1、餵飯的寶寶易長胖

英國一項新研究發現, 在添加輔食的階段常被餵飯的孩子比自己吃飯的孩子更易肥胖。

新研究中, 英國斯旺西大學的兒科專家艾米·布朗博士及其同事對298名孩子的飲食習慣、6~12個月大時添加輔食情況以及這些孩子的行為表現等進行了評估,

Advertisiment
之後再與這些孩子18~24個月大時的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 結果發現, 與家長喂寶寶輔食相比, 讓寶寶自己吃更能防止體重超標和行為怪異問題。

布朗博士分析指出, 添加輔食是寶寶飲食結構由流質轉向固食的必經過程。 此時讓寶寶自己吃輔食, 有助於小傢伙更好地控制食欲, 學習自己的吃飯節奏。 而大人喂寶寶輔食則容易讓寶寶過量飲食, 更容易導致寶寶發生肥胖問題。

2、讓寶寶自己吃飯

既然大人餵食難以控制寶寶食量,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寶寶學會自己吃飯?讓寶寶自己吃飯又有什麼應該要注意的呢?

A、什麼時候讓寶寶自己吃飯?

寶寶的自主能力逐步增強,

Advertisiment
手眼協調能力也有了很大的發展, 寶寶可以自己動手吃飯了嗎?

專家表示, 1歲以上的寶寶隨著生長發育, 飲食量不斷增加, 對各類食物的適應能力漸漸增強, 咀嚼功能逐步建立, 對食物的色香味有了自己的辨別力, 這時寶寶就已經開始有自主進食的渴望。 這時候爸媽可以開始主導轉變成輔助作用, 鼓勵和協助寶寶自己進食, 讓他感到自己吃飯的快樂, 像個“小大人”一樣, 和家人一起享受食物的美味。

在這個階段, 如果父母仍然堅持給寶寶餵飯, 勢必給寶寶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 所以適時地放手, 讓寶寶學會“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吧!

B、鼓勵寶寶自己吃飯

有一些被大人寵壞的寶貝, 總是懶懶地撒嬌不願意自己動手吃飯,

Advertisiment
非要媽媽一調羹一調羹往他嘴裡塞飯, 否則就不吃。 家長應該怎樣鼓勵寶寶自己吃飯呢?

其實在寶寶9-10個月的時候, 家長就應該開始培養寶寶的進食興趣了。 寶寶都有愛玩的天性, 家長不妨抓住寶寶的心理, 讓他愛上吃飯這個“小遊戲”。 一般9~10個月起可以讓寶寶試拿杯子、小匙, 到2歲時讓他自己用匙吃飯, 3歲左右訓練用筷子吃飯。

寶寶剛學用匙吃飯時, 興致非常高, 就是吃不好, 湯匙對不准嘴巴, 往往弄得杯盤狼藉、遍地都是, 但是包辦代替是學不會自食的, 只有通過寶寶自己反復實踐, 才能掌握吃飯的技能。 一旦他能把飯、菜送進嘴裡, 那高興的勁兒可難以形容了, 成就感油然而生。 這時候的大力表揚是他樹立信心的強大動力呢!

Advertisiment

C、寧少勿多, 拒絕填鴨式餵飯

“來, 寶貝, 再吃一口, 最後一口。 ”相信這句話我們一點都不陌生, 大人們常常為了讓寶寶多吃一口而“威逼利誘”。 但實際上, 寶寶吃多少並不應是由我們想當然地決定, 填鴨式的餵飯可能還會將孩子的胃撐大, 造成小兒肥胖。 所以, 寧少勿多, 尊重孩子的進食意願很重要。 當孩子表現出不想吃的時候, 比如搖頭, 眼神離開, 請停止餵飯。 尤其對於六七個月齡的寶寶, 哪怕只吃兩三口也要停下。 否則, 寶寶很可能會出現便秘、積食、腸胃不適等問題。

D、輔食添加要一樣一樣來

過早添加輔食的風險就是過敏, 症狀很多, 需要媽媽們用心觀察, 比如流鼻涕、打噴嚏、氣喘、流眼淚、皮膚發紅、臉部皮疹、粘液性腹瀉、便秘、脹氣、嘔吐等。

Advertisiment
世衛組織推薦的純母乳的輔食添加時間是6個月。 專家推薦, 媽媽不妨將米糊、香蕉、蘋果或塊莖類蔬菜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哦!

另外, 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初期, 應一次只給一種食物。 如果寶寶確實沒有過敏反應, 幾天後再循序增加其他食物。 一樣一樣地給寶寶添加輔食, 才能讓寶寶一步步地適應新食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