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堅持3個月不對孩子大吼大叫,我的生活徹底改變了!

我做出改變的原因, 3個月前的一天, 我因為工作上新接了個專案, 每天忙得焦頭爛額, 所以下班後又加班了半個小時, 才去幼稚園接孩子。 一路上我緊趕慢趕, 生怕孩子等的著急了, 或者被壞人騙走了。

等我到了校門口, 看到老師身邊就只有他一個人了, 一臉委屈的樣子。 我忍住焦慮和疲憊, 趕緊牽著孩子的手走向車子。

坐下來以後, 孩子就一個勁兒的問我:“為什麼到現在才來接我?知不知道我等了你多久了?”

此時正值下班高峰, 路上的車輛來來往往, 十分不安全, 我只好集中十二萬分的精神來開車。

Advertisiment
可孩子卻一直在逼問我原因, 搞得我有些心煩意亂。

但想到來晚了確實是我的不對, 我就儘量克制住自己的煩躁, 輕聲的對孩子回到:“媽媽因為工作上出了一點事情, 所以來晚了, 對不起, 下次媽媽不會了。 ”

開了半個小時的車後, 總算到了家, 而此時已經7點了。 我趕緊放下包包, 換上家居服後, 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廚房中。

乒呤哐啷了將近1個小時後, 飯菜終於做好了。 但當我走出廚房的那一刻, 倒吸了一口涼氣。 客廳被孩子搞的亂七八糟, 玩具被扔的到處都是, 而這些, 都需要我一會兒來清除掉……

我再次忍住怒火, 大聲叫孩子過來吃飯。 吃飯的時候我還在盤算, 一會兒還有哪些工作要做?還有哪些家務活要忙?於是, 我不自覺的加快了吃飯的節奏。

Advertisiment

等我緩過神來抬頭一看, 小傢伙還在把玩手裡的玩具槍, 飯沒吃幾口不說, 還弄的滿身都是, 一會兒又多了一件要洗的衣服!想到這, 我腦子裡“嗡”的一聲, 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朝著孩子大聲的吼了起來。

“你看看你, 吃飯也不好好吃, 做什麼都像搞破壞似的, 你能不能讓媽媽省點心啊?”

孩子被我嚇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趕緊低下頭使勁扒拉碗裡的飯, 沒幾口就吃完了, 嘴巴被撐的老大。

我發完脾氣後也有些後悔, 讓孩子自己玩玩, 就去忙我的事情了。 大概過了半個小時, 我似乎聽到孩子在外面有一些聲音, 出來一看, 孩子正蹲在那裡嘔吐。 給孩子喝水也沒有緩解後, 我趕緊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Advertisiment

經過醫生的檢查, 孩子是因為被食物噎到, 導致急性肺炎, 可能是吃飯太急造成的結果。 聽到這樣的解釋, 我感覺內心被人狠狠地打了一下, 不都是因為我對孩子發脾氣, 孩子為了討好我才那麼著急吃飯的嘛。

看著孩子小臉慘白的躺在病床上, 我恨不得挖個地洞鑽進去, 也就是從這一刻起, 我決定要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輕易對孩子大吼大叫了。

我是這樣告訴自己的

◆ ◆ ◆

不止我的孩子這樣淘氣, 別人家的孩子也是一樣難搞。 而且孩子畢竟只是個孩子, 他們仍需要學習, 仍然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我必須時常告訴自己這樣一個事實:大喊大叫是沒用的, 這只會讓孩子哭個沒完罷了。

所以, 當孩子做出不符合我期望的事情時,

Advertisiment
如果我控制不了孩子的行為, 那我選擇控制自己的反應。 比如暫時離開一會兒, 或者做幾個深呼吸, 等恢復鎮定以後, 再回去和孩子談談。

有多少吼叫是我們自己的原因

◆ ◆ ◆

很多時候, 我們在外面遇事不順受氣了, 或者夫妻倆吵架賭氣了, 或者僅僅是因為每個月的那幾天……都會讓我們的情緒失控, 做出傷害孩子的事情來。

其實如果事後能仔細想想, 就不難發現, 孩子並沒有犯多大的錯, 是你自己情緒壓力太大, 想找個發洩出口罷了。

照顧好自己, 才能有好心情照顧孩子

◆ ◆ ◆

當我覺得家務活多到忙不過來時, 我會請孩子爸爸來幫忙, 而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 比如收拾好自己的玩具, 我也會交給孩子自己去收拾。 這樣一來,

Advertisiment
我就能省出很多時間來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而且焦慮感明顯減輕了。

別事事都親力親為, 別太追求完美, 對自己和孩子都寬容一點, 你會發現, 你有了很多的閒置時間, 這樣你就可以早睡, 可以約朋友逛街, 可以做好多讓自己快樂的事了。 心情好了, 想發脾氣都發不出來啊。

停止吼叫的感覺真的好極了

◆ ◆ ◆

現在, 每當孩子犯錯誤時, 我已經養成了習慣, 那就是先換一種思考方式, 而不是馬上就對孩子大吼大叫。

這樣長期下來, 在我堅持不對孩子大吼大叫的3個月裡, 我真的感覺輕鬆了許多, 每天不再那麼趕, 還多出了很多陪老公和孩子的時間。

更重要的是, 現在我的孩子會經常對我說:“媽媽, 我好愛好愛你啊。 ”還有什麼比這句話更能帶給一個媽媽滿足感和自豪感呢?

而且我發現,自從我選擇跟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以後,孩子似乎也變了一個人,溫順了許多,我講的道理也能聽進去了。

很多時候,當我因為工作上的一些事情而表現出些許煩躁時,孩子還會主動抱抱我說:“媽媽,你是不是累了?累了的話就休息一會兒,有我和爸爸呢。”每次想到這,眼眶都會濕潤呢。

你不知道,你對著孩子吼叫時候的面孔有多猙獰。很多時候,真的沒必要非得大吼大叫。當然,我們也絕不能對孩子放任不管,只是不要讓情緒控制了你教育孩子的理智就好。

而且我發現,自從我選擇跟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以後,孩子似乎也變了一個人,溫順了許多,我講的道理也能聽進去了。

很多時候,當我因為工作上的一些事情而表現出些許煩躁時,孩子還會主動抱抱我說:“媽媽,你是不是累了?累了的話就休息一會兒,有我和爸爸呢。”每次想到這,眼眶都會濕潤呢。

你不知道,你對著孩子吼叫時候的面孔有多猙獰。很多時候,真的沒必要非得大吼大叫。當然,我們也絕不能對孩子放任不管,只是不要讓情緒控制了你教育孩子的理智就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