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聰明寶貝:三歲定終身

其實0~3歲寶寶早期發展同樣具有規律可循, 在於“新手”爸爸、媽媽如何獲得專業指導, 發現、分析並予以解決。

一、寶寶, 3歲定終生?

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年輕媽媽從懷孕到寶寶出生, 都能接受一些正規的孕期、生育知識指導。 而寶寶出生後, 到進幼稚園這段時間, 也就是0~3歲階段, 很多的媽媽、爸爸們卻由於種種原因無法接受到系統的、正確的有關養育寶寶的知識、技能的指導, 耽誤了寶寶的發展。 例如, 年輕的爸爸、媽媽自己沒有時間, 只能讓家裡的老人隔代養育, 後來卻發現孩子特別任性;同一個家庭中,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對寶寶的態度、方法不同, 或過於嚴厲, 或過於溺愛, 寶寶變得無所適從;還有的家長對寶寶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不予糾正、指導, 或者不知如何指導、糾正等, 面對這些問題, 毫無經驗的年輕媽媽、爸爸們要麼解決方法不正確, 要麼束手無策。

大量研究表明:按照人的發育成長規律, 0~3歲的寶寶正處於人生的開始階段, 這一時期的發展, 其影響會一直延續到成年期。 許多成人期的疾病和心理行為障礙, 總能在嬰幼兒期找到相關的因素和病因;另外, 兒童的早期發展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和可塑性, 會同時受到環境中正面和負面兩方面的影響;而且嬰幼兒時期是人在一生中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 每月、每週, 甚至每日都在發生變化,

Advertisiment
這種快速變化的過程, 增加了寶寶早期對內在的和外部的環境因素的敏感。 因此, 不論是內部還是外部的因素有變化, 都可能對寶寶今後的健康生長、發育產生影響。

二、寶寶的第一份人生財富

0~3歲寶寶早期的發展指導建立在對寶寶各方面的科學測評和分析的基礎上, 而這些分析、指導的過程都將詳細地記錄在寶寶的健康檔案當中。 在國外, 健康檔案非常普及, 因為它可以讓人們隨時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 做到有的放矢地進行疾病預防。 因此, 父母會從孩子0歲開始就替孩子建立健康檔案, 每年孩子都會做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並記錄在檔案裡。 這種全面的健康檢查不僅能培養孩子預防疾病的正確方法,

Advertisiment
還能教他們認識到健康對自己的重要性。 這份健康檔案將伴隨孩子成長, 成為您為孩子準備的最珍貴的人生財富之一!

所以, 建議培養孩子養成每年定期體檢1~2次的良好習慣, 並通過專業的婦嬰醫院給孩子建立一份全面的、連續性的健康檔案, 通過動態地觀察兒童生長發育趨勢, 早期發現並消除不利因素, 早期進行干預, 指導科學育兒及疾病防治, 以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

其實0~3歲寶寶早期發展同樣具有規律可循, 在於“新手”爸爸、媽媽如何獲得專業指導, 發現、分析並予以解決。

三、聰明寶貝, 怎樣煉就?

0~3歲寶寶的早期發展指導, 是從寶寶出生開始為寶寶建立健康檔案, 對寶寶進行月月跟蹤--階段評估--個性化的干預措施--再評估--再干預等早期教育指導模式。

Advertisiment
其中, 跟蹤的內容覆蓋了餵養護理、體格測評、健康檢查、心理行為發育跟蹤、運動發育跟蹤等等;評估包括量表評估, 如智力測評、社會生活能力測評等;另外還有觀察性評估如寶寶和父母的溝通、在和寶寶做遊戲時的觀察等。 這形成了一個全方位、立體、系統的測評、干預、指導模式, 能讓新手媽媽、爸爸及時掌握寶貝的各種變化, 發現問題的緣由所在。 這些方式包括:

1、體格測評:生長發育曲線圖, 動態記錄寶寶生長發育情況;利用身長體重比的資料, 能衡量寶寶的生長是否均衡, 指導父母及時調整餵養, 及早預防肥胖及營養不良。

2、健康檢查:通過系統全面的健康查體, 防疾病于未然;制定個性化健康指導方案,

Advertisiment
使寶寶健康成長。

3、行為心理:觀察遊戲中的寶寶, 發現他的認知、語言及社會交往等方面的表現, 對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做綜合評價, 並指導家長隨時調整自身及和寶寶的交往方式, 順應寶寶心理發育需要, 使寶寶心理健康, 人格健全, 社會適應性強。

4、運動發育:通過運動中寶寶的反射、姿勢以及不同, 手及手眼協調的表現, 發現是否有環境剝奪了寶寶的正常運動能力。

5、發育評估:通過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適應能力和社會行為的量表評估, 及時發現寶寶發育是否均衡, 並發現不足, 及時調整干預措施, 使寶寶平衡發展。

6、社會成熟度:通過獨立生活、運動、作業操作、交往、參加集體活動及自我管理的量表評估, 及時瞭解寶寶的社會生活能力,尊重寶寶個性發展的同時,使得寶寶獲得更強的社會生存能力。

7、媽媽沙龍:別人的寶寶是怎麼教的?自己的寶寶應該怎麼管?聽更多媽媽講育兒經驗,聽兒科專家的科學育兒知識,針對媽媽們關注的話題及育兒過程中的疑惑開展講座及交流,幫助父母更好地讀懂寶寶,並通過專家現場答疑解惑,給予專業指導。

8、親子活動:兒童早期發展並非單純知識、技能的教育,重要的是寶寶的能力培養和性格引導。讓孩子多和其他寶寶交往接觸,能培養寶寶對外在事物的感觸能力、交流能力和審美能力。類似 “寶寶交友會”這類的親子活動,能為同齡寶寶的交流創造必要的條件和更為寬廣的環境。

從這些方式來看,年輕的媽媽不難發現,其實0~3歲寶寶的早期發展指導不僅僅只針對寶寶,另外一個指導的物件就是父母自身,而且這裡涉及的不僅僅是寶寶的健康問題,還有寶寶的心理、性格、交往能力、與父母及外人的溝通能力等等。這種母嬰指導模式通過婦嬰醫院專業人員的指導,幫助孩子的同時,也為父母提供具體、精准、個性的解決方案。

及時瞭解寶寶的社會生活能力,尊重寶寶個性發展的同時,使得寶寶獲得更強的社會生存能力。

7、媽媽沙龍:別人的寶寶是怎麼教的?自己的寶寶應該怎麼管?聽更多媽媽講育兒經驗,聽兒科專家的科學育兒知識,針對媽媽們關注的話題及育兒過程中的疑惑開展講座及交流,幫助父母更好地讀懂寶寶,並通過專家現場答疑解惑,給予專業指導。

8、親子活動:兒童早期發展並非單純知識、技能的教育,重要的是寶寶的能力培養和性格引導。讓孩子多和其他寶寶交往接觸,能培養寶寶對外在事物的感觸能力、交流能力和審美能力。類似 “寶寶交友會”這類的親子活動,能為同齡寶寶的交流創造必要的條件和更為寬廣的環境。

從這些方式來看,年輕的媽媽不難發現,其實0~3歲寶寶的早期發展指導不僅僅只針對寶寶,另外一個指導的物件就是父母自身,而且這裡涉及的不僅僅是寶寶的健康問題,還有寶寶的心理、性格、交往能力、與父母及外人的溝通能力等等。這種母嬰指導模式通過婦嬰醫院專業人員的指導,幫助孩子的同時,也為父母提供具體、精准、個性的解決方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