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對孩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它不僅可以能與人進行交流, 而且與智力發展密切相關。


1.幼兒說話與年齡


2~4歲是孩子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時期, 在這一段時間內孩子的詞彙量增加較快, 組織語言的速度變快, 句子長度增加, 家長也都能夠與孩子多練習對話。 其實, 孩子在1歲到2歲期間, 孩子也在理解語言, 吸收語言, 並在內心以內語言的形式進行著語言組織工作, 家長也應讓孩子多接觸語言材料。 因此, 家長對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既不能放任自流, 以為語言會自然而然在學會, 也不要操之過急。

Advertisiment
家長要順應這個規律, 為孩子提供學習語言的有利條件。
小兒最初的語言活動是從聽懂成人所說的詞開始。 例如, 9個月的嬰兒多次聽到大人說“紅色”或“看看”這兩個詞, 並見到紅色的顏色和看的動作時, 即在大腦中建立起聯繫, 接受了這些詞。
1周歲左右, 就可以模仿出來了。 在這一時期, 孩子喜歡聽大人講簡單的故事。 父母用清晰的聲音講一些小孩子感興趣的事兒, 最好伴有動作和表情, 促使他們學著聽懂話, 學著講話。 孩子愛聽的故事, 聽過了還想聽, 所以不妨明、後天再重複講述或擴大些內容。
1周歲以後, 孩子會走了, 在領他們做一些簡單遊戲如拍皮球、堆積木時, 可以邊玩邊教有關的話“壘高”、“給我球”等。 1歲半以後常到戶外去玩,
Advertisiment
應引導他認識外界的事物, 說明它們的名稱和特點。
孩子學說, 要從簡單的複述開始。 父母說一句, 孩子跟學一句。 然後, 教長一點的句子。 再大些, 講完一個故事後, 要求孩子簡單地複述, 講得不完整時, 立即幫助糾正。 還可以讓孩子看圖畫, 說內容, 大人同時提出引導性的問題, 鼓勵孩子用自己編的話來講。 講得好時, 要及時表揚。 教唱兒歌, 念孩子能懂的短詩也是學習語言的好方法。


1.幼兒語言遲緩怎麼辦


如果孩子3歲甚至4歲還不會說話, 家長就應加以注意了, 首先要弄清是生理原因(發音器官正常與否)還是心理原因(機會、環境等)造成的。 家長應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孩子發聲器官有異常的現象若能早期發現,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接受適當的治療和訓練後, 便能使他順利地講出話。 有時則是心理因素使孩子無法正常地說話, 但這種情形, 孩子大都能在短期內突然地說出話來, 父母千萬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同他人的孩子比較, 因為個體之間的差距相當大。 孩子語言發展稍慢一些, 這並不表示自己的孩子愚蠢, 智慧有問題, 只是時間較長而已。 重要的是, 父母要儘量和孩子講話, 增加他講話的機會。


培養幼兒口語能力時應注意正確發音, 吐字清楚, 糾正語病、口吃等壞習慣。 教授美好的詞句, 不可對幼兒說粗魯、下流的話, 也不宜讓孩子模仿電視小品裡的各地方言。


3.培養學齡兒童的語言能力


孩子過了3-4歲時期, 進入了5-6歲時期, 這個時候孩子已基本上掌握語音、語調和一定數量的詞彙,

Advertisiment
能進行日常對話了。 此時, 孩子即將進入小學, 家長要進一步豐富擴充孩子的詞彙, 讓孩子學說較長的句子和較難的句子, 並説明孩子組織語言描述事物和現象, 擴大孩子語文覆蓋面, 可以讓孩子說順口溜、繞口令、背誦唐詩宋詞, 複述科普故事, 描述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等等。


豐富詞彙, 是培養孩子口才的重要途徑。 詞彙是語言的建築材料, 3~6歲是人一生掌握詞彙最迅速的時期, 抓住了這個關鍵期豐富孩子的詞彙, 孩子的語文就會充實而生動。 在孩子剛學說話時起就抓緊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機隨地進行詞彙教育。 上動物園、參觀博物館, 教他學會形容各種動物、人物、事物。

Advertisiment
這樣實地觀察、直觀形象使孩子能發准詞音, 記住詞義, 正確運用。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思維的發展, 有時會出現詞彙貧乏、用詞不當的現象, 父母要加以糾正。


教會孩子出口成章, 對答如流的本領是培養孩子口才的關鍵。 從表面上看, 難度似乎大了, 但只要內容是孩子知識經驗範圍以內的, 經父母巧妙的啟發, 孩子是能達到的。 比如說, 在孩子和媽媽星期日一起去玩, 在車上碰到一位解放軍叔叔給一位老人讓坐, 就應啟發孩子說出一串連貫的語言描述這一過程:“公共汽車裡很擠, 一位老人上車後沒有座位, 站著很吃力。 這時, 一位解放軍叔叔站了起來給老爺爺讓了座位。 老爺爺謝謝這位叔叔, 叔叔說不用謝。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