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護理>正文

培養幼兒正確的自我歸因

現代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向家長一致呼吁, 要仔細分析孩子的歸因方式, 幫助孩子使用正確的歸因方式, 并從小培養兒童積極的“自我歸因”能力。
有這樣一個例子。 有兄弟兩個, 一個出奇的樂觀, 另一個則非常悲觀。 他們的父母想讓他們的性格都改變一些。 于是就把那個樂觀的孩子鎖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屋子里, 把悲觀的孩子鎖進放滿漂亮玩具的屋子里。 等了一個小時, 當他們打開悲觀孩子的屋門時, 發現他坐在一個角落里, 又抹鼻涕又抹眼淚地哭泣, 非常傷心, 原來他怕不小心弄壞了玩具,
Advertisiment
怕挨父母的責罵。
當打開滿是馬糞的房間時, 發現樂觀的孩子正在興奮地用一把小鏟挖著馬糞, 并不斷地把散亂到門口的鏟干凈。 看到父母, 樂觀的孩子像發現奇跡似地嚷道:“看這兒有這么多馬糞, 附近一定會有一匹漂亮的小馬, 我要給它清理出一塊干凈的地方來”!這個樂觀的孩子就是后來的美國總統里根, 他從報童到好萊塢明星, 再到州長直至走上總統的寶座。
心理學家在研究上面類似的問題時, 發現人們抱有的穩定的情感和態度, 大多由他們從小習慣化形成的歸因模式所決定。 歸因簡單說就是把失敗與成功歸于某種原因。
向外歸因表現為遭受失敗時首先找尋外部因素, 如環境惡劣, 背運, 并推卸自身應該并能夠承擔的責任;而向內歸因則表現為遭受失敗時先反省自己的錯誤行為,
Advertisiment
并承擔應該承擔的責任。 向穩定因素歸因表明導致失敗的因素是不可改變的, 一般認為自己能力不夠;向不穩定因素歸因則表明導致失敗的因素是可以改變的, 一般認為自己努力程度不夠。 向不可控因素歸因說明自己不能夠對導致失敗的不利因素有所作為, 消極對待;相反則說明自己可以或者能夠直接或間接轉變失敗的不利因素, 能夠積極地坦然地面對。
如當孩子不小心撞了桌子, 你不要說:“桌子不乖,把寶寶撞疼了, 桌子該打。 ”而應該說:“寶寶把桌子撞疼了, 桌子沒有眼睛, 寶寶有眼睛呀, 桌子不哭, 寶寶下次一定會小心的!”
父母若注意引導幼兒學習進行積極的自我歸因--即凡事主動自己承擔責任,
Advertisiment
認定事情可以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并積極尋求自己可以解決的辦法, 那么隨著孩子逐步長大, 他會學會自己承擔責任, 并善于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最終能夠成為把握自己命運的人。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新生兒正確的睡覺姿勢

    孩子正確的睡覺姿勢有趴睡、側睡、仰睡。寶寶睡眠的姿勢同大人一樣,有仰臥、俯臥和側臥等幾種。從醫學的角度看,側臥對寶寶的身心健康最有利。睡姿不會影響大腦發育,但您平時注意不要讓寶寶睡眠姿勢一成不變最好... [詳細答案]

  • 1回答

    怎麼培養寶寶正確的睡眠習慣?

    首先寶寶出生時就要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讓寶寶獨自一人睡覺,這樣有利於身體和器官的發育和提高免疫力,還能提高睡眠品質。白天的時候不要故意製造安靜的氛圍,該幹什麼幹什麼,不要輕手輕腳的,也不要聽見寶... [詳細答案]

  • 5回答

    如何指導幼兒正確刷牙

    1.使用前,將牙刷用溫水浸泡1~2分鐘,使刷毛變得柔軟。 2.寶寶使用牙刷時,頻率不宜太快;刷牙時先刷上排牙齒,再刷下排牙齒,這樣可以 避免刷到牙齦。刷兩排牙齒時,先來回橫刷幾遍,刷去牙齒表面的污... [詳細答案]

  • 1回答

    您認為應該從那方面如何培養幼兒人際交往

    首先,要提高孩子與同伴合作的意識,激發孩子與同伴合作的願望。家長可以利用空餘時間多帶孩子外出接觸不同場合的不同人物,同時多向孩子提問,激發孩子主動與同伴交往。其次,教會孩子如何友好地域同伴相處,學習... [詳細答案]

  • 3回答

    怎麼正確的去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呢?

    2-3歲:寶貝的思維表現為直覺思維,而且常常是單向思維,即從一個角度而且常常是從他自己的角度去認識事物。 3-4歲:寶貝的思維沒有深度和廣度,無法對他進行深層次的思維訓練,但是可以通過一些遊戲對寶貝...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