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培養孩子坐便盆的習慣

1歲左右的孩子膀胱肉層較薄, 彈性組織發育還不完善, 儲尿機能差, 神經系統對排尿的調節和控制能力也很并, 要培養孩子坐便盆習慣, 需要有耐心。 可以按以下幾點去進行:

1. 摸清排尿規律。 年齡越小, 排尿間隔的時間越短。 隨著年齡的增長, 排尿間隔的時間就會延長。 如吃完牛奶或喝水后, 1歲的孩子大約10 分鐘就會排尿, 1歲半時可推遲到15分鐘后排尿, 2~3歲時可延長到0.5~1小時左右。 大人不妨記錄一下孩子一天24小時內的排尿時間, 從中摸清規律, 以便根據孩子白天和夜間的排尿時間和次數, 逐步培養孩子定時坐便盆的習慣。

Advertisiment


2. 掌握影響小便的各種因素。 訓練小便習慣還要掌握孩子的健康狀況、氣候、飲食情況以及情緒等因素。 一般在孩子身體差、生病期間小便的間隔時間就短, 次數多, 控制力也差;雨天、冬天比晴天、夏天次數多, 吃稀食比吃干食小便多;情緒緊張不安時比情緒穩、愉快時小便多。 掌握了這些因素后, 大人就可按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3. 按規定時間坐便盆。 一天中可有幾次規定的時間提醒孩子坐便盆, 一般是在早上或在午睡起床后、吃飯前、睡覺前、洗澡或洗臀部前、出門前后。 孩子排小便后, 就能注意力集中地吃飯, 安穩地睡眠, 盡興地玩耍。


4. 觀察神態, 提醒坐便盆。 在培養孩子小便習慣期間, 大人要特別注意孩子神態的變化,

Advertisiment
若有發呆、停止活動、扭動兩腿的現象出現時, 應及時安排孩子去坐便盆。


5. 訓練孩子坐便盆時應注意:孩子坐便盆時間不可太長, 以5分鐘為宜:不要在孩子坐便盆時喂食或給他玩玩具;不要因為怕孩子尿褲、尿床而過多地提醒孩子坐便盆;夜間熟睡時, 不要叫醒坐便盆, 以免妨礙睡眠, 養成夜尿習慣;遇孩子尿褲、尿床時, 不要打罵, 也不要懲罰他長時間坐便盆, 這樣會造成孩子神經緊張, 小便更易失控, 并對坐便盆引起反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