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坐月子誤區:產後體虛多吃老母雞

產後體虛多吃老母雞

牛牛媽剛出月子, 回想下這一個月來的經歷, 每天少不了一鍋老母雞湯, 家裡人都說, 老母雞是傳統的一級補品。 可是每天那麼多油膩的湯, 能否進補不說, 一個月下來, 牛牛媽的體重倒是上升了不少, 可是奇怪的是, 奶水卻不增反而少了。

母雞雞肉蛋白質含量比較高, 而且消化率高, 容易被人體所吸收, 對畏寒怕冷、乏力疲勞、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但是產後一周都是不宜吃老母雞的, 這是因為母雞的卵巢和蛋衣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 因而血液中雌激素濃度增加,

Advertisiment
催乳素的效果就會減弱, 進而導致乳汁不足, 甚至完全回奶。

正確做法:

不過產婦開奶以後, 最好是在產後10天左右, 待乳汁分泌較為充足時是可以吃燉母雞的。 之前可以給新媽媽做一些易於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如蝦仁煨面、紅薯稀飯等。

【擴展閱讀】

燉公雞可以催乳

跟母雞相比, 產後一周內更適合吃燉公雞, 公雞體內所含的雄激素有對抗雌激素的作用, , 因此會使乳汁增多, 這對嬰兒的身體健康起著潛在的促進作用。 而且公雞肉中所含脂肪較母雞少, 不易造成新媽媽產後發胖, 嬰兒也不會因為乳汁中脂肪含量多而引起消化不良、腹瀉。

需要注意的是, 當乳☆禁☆房發脹無奶時, 不要吃公雞下奶, 否則會引起乳腺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