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坐月子只坐不動 新媽咪更麻煩

坐月子, 其實不應該叫坐月子。 新媽咪在生完孩子之後, 如果長時間呆在床上缺乏運動的話, 不僅無法迅速瘦身, 還有可能會留下尿瀦留、 產後便秘 、下肢靜脈血栓、產後尿失禁、盆腔炎、子宮脫垂等症狀。

一、傳統坐月子:臥床忌走動

佳佳在辛苦懷胎十月之後, 終於順利把寶寶生出來了。 本以為生完孩子會輕鬆一點, 誰料, 婆婆開始三令五申, 這個不行, 那個不讓。 最讓佳佳無法忍受的是, 臥床休息。

剛生完孩子的前幾天, 確實是四肢無力, 需要休息, 可是在床上躺了一個星期之後, 佳佳就覺得房間如同牢房了。

Advertisiment
偶爾趁著婆婆不注意, 佳佳就會起身散步一下, 但在婆婆的監控之下, 佳佳甚至沒法離開房門半步。

用婆婆的話來說, 那就是:“不聽老人言, 吃虧在眼前。 老祖宗千年流傳下來的經驗, 肯定錯不了。 都已經是孩子的媽了, 更要照顧好自己。 ”佳佳無言以對, 又怕自己稍有閃失留下什麼疑難雜症。

某天, 佳佳跟一個當醫生的朋友聊天, 說起自己的月子生活, 專業的醫生笑岔了。 原來, 這些傳統的坐月子禁忌, 都屬於片面之詞。

二、事實:適當運動有利惡露排出

以產後臥床休息為例, 其實新媽咪確實需要休息, 但卻不是臥床休息。

順產的新媽咪, 其實在產後24小時之內就可以坐起來了, 還可以簡單地活動一下周身筋骨, 如洗手、洗臉、做簡單家務等。

Advertisiment

而在生產24小時後, 新媽咪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做些俯臥運動、仰臥屈腿、仰臥起坐、仰臥抬腿, 肛門及會陰部、臀部肌肉的收縮運動。 這些運動躺在床上即可進行, 但千萬不要過度勞累, 開始做15分鐘為宜, 每天1-2次。

對於想要迅速恢復火辣身材的新媽咪來說, 一般正常分娩的產婦在兩周內就可以開始做健美操了。 儘快做有利於鍛煉腹部肌肉的“美腹操”。 這是恢復體形中最簡單、最經濟、效果最好、且無任何副作用的方法。

另一方面, 適當的運動其實是有利於子宮復舊及產後惡露的排出, 預防腹直肌裂及性☆禁☆器官下垂, 加速全身的血液迴圈, 預防產後淤血及血栓形成, 幫助腹部肌肉、盆底肌肉恢復張力, 迅速恢復產前的靚麗形體。

Advertisiment

對於剖宮產分娩的新媽咪來說, 在術後第一天就可以下床做輕微活動, 每天逐漸增加活動量, 到產後7-10天也可以開始做產後體操。 但如果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和心臟病等嚴重合併症的產婦, 產後開始活動的時間和強度就要嚴格遵醫囑了。

三、坐月子無需太多清規戒律

月子裡, 休養和進補是關鍵。 這是因為不論順產還是剖宮產, 都需要耗費新媽咪太多的力氣了。 因此,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 新媽咪只要吃好喝好休息好, 就是對寶寶和自己最大的補償。

在過去, 太多的清規戒律壓在新媽咪的頭頂, 如月子裡不能會客, 不能洗澡, 不能洗頭, 甚至不能吹空調, 不能吃鹽等等等。 這是由於當時的生產條件、經濟條件等限制,

Advertisiment
對產婦保護的一種要求。

比如不能會客, 其實是避免產房內受到感染;不能洗澡, 是由於當時室內外溫差過大, 不便產婦恢復等等。 而如今, 科技的發達以及經濟水準的提高, 都對新媽咪產後恢復提供了良好的軟硬體環境。 所以, 新媽咪們完全沒有必要放在心上。

但值得新媽咪們注意的是, 切忌過度操勞, 保證充足的營養。 而被很多新媽咪所忽略的一點, 就是對新媽咪的補鈣。 孕期和哺乳期缺鈣不僅會影響到寶寶, 也是眾多“月子病”(如腰酸背痛、關節疼痛等)和更年期後骨質疏鬆的罪魁禍首。 所以, 生產之後的新媽媽每日攝入鈣量應該不低於1500毫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