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遊戲中關注幼兒的成長

對孩子來說,遊戲是學習,遊戲是勞動,遊戲是重要的教育形式。 作為教師,就應在遊戲中關注幼兒的成長,培養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心理學家把兒童的創造力描述為“回憶過去的經驗,並對這些經驗進行選擇,重新組合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產品的能力”。 寓科學教育於遊戲之中,讓幼兒在試試、做做、玩玩中認識科學現象,獲得科學認識,符合幼兒的天性,備受幼兒的歡迎。

通過遊戲,幼兒可以在玩中學科學,在玩中發現科學,從而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幼兒不僅想從外界吸取知識經驗,而且還想把自己頭腦中的豐富想像再現出來。

Advertisiment

如一名幼兒在美工活動區剪貼時,用蠟光紙剪個紅色的圓“太陽”,又用印章在“太陽”中蓋上一隻猴子,下面畫了很多的草、樹、房子等。 教師一看這幅畫,就問這個幼兒:“怎麼猴子爬到太陽上了呢?”幼兒邊貼邊津津有味地講解道:“一休哥能在月亮上玩,猴子為什麼不能上太陽上玩呢?”

這正是孩子創造行為的閃現,是將過去的知識經驗、形象重新改組並形成新的構思、新的形象的表現。 因此幼兒在遊戲中,教師要幫助幼兒發現新觀念,經歷新事情,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力。

幼兒自信心的建立以對自我能力的認識為基礎。 幼兒只有在動手中才會顯示出自我能力,也只有體驗到成功才能認識到自我能力,因此成人應以肯定與信任的態度對待幼兒。

Advertisiment

在遊戲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滿足幼兒的需要,使幼兒感到自我價值的鼓勵性語言並注意運用眼神、笑容、身體等肢體語言肯定幼兒的積極行為。

如一名小女孩在模仿小鴨走時,胖胖的小身體一搖一擺學得很像。 我就馬上請她上來給全班小朋友示範、表演,暗示小朋友為她鼓掌。 平時不太喜歡跳舞的她,從這以後喜歡上了舞蹈,每次上舞蹈課她都會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充分地表現自己的才能。 幼兒由於受到鼓勵因而獲得強大的動力,增強了自信心。

幼兒在與同伴交往中感受交往的樂趣,愉快的交往可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強又會引發強烈的交往願望,兩者相互促進,形成良性迴圈。

Advertisiment

遊戲活動是為幼兒創造愉快的交往機會、增強交往能力的有益活動。 如在角色區“娃娃家”活動時,教師可以有意地進行強、弱搭配。 這樣,在活動時以強帶弱,相互配合,促進幼兒交往,也可讓每個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意願參加其中某一組的活動,在活動中自由地交往。

這時教師要認真觀察,帶動部分不善表達、不善交往的幼兒參加到集體活動中去。 活動內容由孩子自己選擇,讓孩子們完全處於平等、和諧的氣氛之中,有利於幼兒表現出積極的求知欲望,他們能以良好的情緒與周圍人交往,在兒童世界中學會處理和解決一些問題,克服膽怯、害羞的心理,學會自主、謙讓和協作。

Advertisiment

人的敏捷性,雖然最後表現在言語和行動的快速反應上,但其實質都來自于敏捷的思維。 培養幼兒的敏捷性,主要是訓練幼兒的靈活、快速、多變的思維反應能力。

我經常開展一些體育遊戲,培養幼兒動作和思維的敏捷,讓幼兒在遊戲中提高其思維的快速運轉和行動的快速反應能力。 認識能力是幼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積累知識有直接關係,所以培養和訓練幼兒的認識能力非常重要。

於是,我組織幼兒進行認識物體形狀的遊戲,先讓幼兒認識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東西是什麼樣的,然後讓幼兒找出自己身體上和自己的日用品哪些屬於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然後再讓幼兒認識周圍環境中的不同形狀的物體。

Advertisiment

當然,認識的數量應由少到多,掌握漸進性原則。 對幼兒來說,通過做遊戲訓練認識能力,要比其他方式更易見成效。

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 因為遊戲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遊戲時可以使幼兒完全放鬆,精神愉快;遊戲具有一定的活動量,可以使幼兒活潑、健康;遊戲伴隨玩具,可以使幼兒瞭解物體的性能並積極動腦、發揮想像力;遊戲有一定的規則,可以使孩子學習按要求行事。 所以,遊戲對幼兒來說,是一種最好和最自然的活動,對教師來說,是教育、培養幼兒的絕好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