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遊戲中培養孩子自控力

自我控制能力的發展對於個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極為重要, 自我控制能力並非生來就有, 它是孩子在後天的環境中, 隨著認知的發展和教育的影響而不斷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培養孩子這種素質, 能使他們在沒有外界限制的情況下, 克服困難、排除干擾、採取某種方式控制自己的行為。

遊戲就是孩子主要的學習活動, 因此, 可根據孩子的特點, 選擇適合的遊戲, 並在遊戲中結合自製力, 堅持性, 自覺性和延遲滿足這四項自控能力培養的要素, 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操作性☆禁☆遊☆禁☆戲

利用遊戲材料,

Advertisiment
發展幼兒小肌肉, 以控制手部精細動作為主要活動形式的遊戲。

例如:自製拼圖、拆卸舊物件、種小植物等。

在操作遊戲中, 對材料的操作和擺弄是激發幼兒遊戲興趣的源泉。 由於幼兒會專注于手部動作和材料本身, 所以在規則簡單的情況下, 幼兒的自控堅持性表現得比較突出, 但對外界干擾的自覺抵制力和自製力較差, 動作的失誤, 他人的影響都會影響遊戲的進行。 在操作遊戲中, 幼兒執行規則的自覺性常常隨動作的反復而被忽略。

等待是操作遊戲中對孩子自控能力的又一培養契機。 受遊戲人數和遊戲設施的限制, 某些遊戲進行時會使得一部分孩子處於等候狀態。 但專家認為:等待和輪流是社會生活中人際交往的伴隨因素之一,

Advertisiment
是一個人社會公德意識的體現, 不能單純追求孩子發展而刻意在遊戲中加以回避, 應該讓等待變成實驗因素之一。 因此, 我們巧妙地把組織遊戲進行和觀察孩子等候狀態結合起來, 同一遊戲中對不同幼兒提出不同的自控要求, 豐富了遊戲規則, 更促進了孩子自控能力的發展。

·娛樂性☆禁☆遊☆禁☆戲

創設情境, 使孩子通過模仿角色感受情節樂趣, 從而使他在遵守遊戲規則中學會控制自身情緒情感。

例如:“老鷹捉小雞”、“大魚網”、“打活動目標”等遊戲。

一般, 孩子對動作的控制要優於對情緒和情感的控制。 娛樂性☆禁☆遊☆禁☆戲正是通過激發孩子興奮的情緒過程, 通過動作的控制, 調整自己的情感。

以大肌肉活動為主,

Advertisiment
讓幼兒在走、跑、跳等基本動作中, 按照一定的競賽要求來進行的遊戲, 培養幼兒運動控制靈活性等。

如果採用這類遊戲, 建議採取小組競賽的方式。

一群孩子在運動遊戲時, 伴隨著孩子自控行為的發生, 他們的集體觀念也逐漸增強。 在競賽中, 同組內的幼兒往往在等待中相互提醒鼓勵、探究取勝的技術和策略, 使孩子們的合作和交往能力得到長足的提高。

·智力遊戲

以智力競賽形式進行的遊戲, 以訓練幼兒對規則的遵守及抵抗誘惑, 抗干擾等能力。

這類遊戲的進行一般從4歲以後才能開展, 因為這時的孩子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 在遊戲中, 孩子會經常出現的問題是一些“犯規”行為的評判和孩子因此引起的爭執等,

Advertisiment
這時, 成人要適時適度的進行干預, 幫助孩子提高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進行遊戲培養, 還應注意的問題

1、各類型規則遊戲都蘊含著豐富的培養孩子自控的要素, 因此, 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可以不受遊戲類型的限制, 但絕對要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 充分體現遊戲的趣味性。 孩子對遊戲的興趣越濃, 自控水準表現得越明顯。

2、對孩子自控能力構成的四個因素即:自覺性、自製力、堅持性和延遲滿足應該有機的貫穿於遊戲的整體而不應單純地進行界定。 因為孩子自控的內部調節機制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在一個遊戲中四個因素會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 所以可根據孩子的不同水準將目標指向不同的自控因素。

Advertisiment

3、自控遊戲中孩子的自控表現根據孩子不同的氣質類型呈現出具有較大的個體差異性, 而同一個孩子在遊戲前後的自控水準差異也很大, 比如:日常生活中自控能力較差的孩子, 他們在遊戲中會積極參與遊戲, 對遊戲規則理解敏感而穩固, 遊戲中情緒熱情, 反應機敏。 相反, 日常生活中自控能力較強的孩子卻時常在遊戲中表現得漫不經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