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護理牙齒這件事上,從寶寶長出第一顆牙就得開始!

在口腔衛生教育上, 家長的作用遠大于老師, 家長的刷牙習慣和方法將決定了孩子們十幾年的口腔衛生習慣。 你的壞習慣也會反映在他們身上, 也許這些壞習慣會一直跟隨著他們, 直至他們遇到一位好牙醫;同樣地, 你的好習慣也會使他們受益終身。

對於紗布擦洗寶寶的乳牙之類的事我不想多講, 因為已經有很多管道在宣傳這一觀點。 對於這一行為, 我更願意理解為:它能説明嬰兒習慣食物以外的物體進入口腔的感覺, 日後他們會更習慣牙刷的進入, 不至於有噁心的感覺。

我遇到的成年病人中,

Advertisiment
不乏每次刷牙都感到噁心, 會幹嘔的病人;還有更多不能適應補牙洗牙等器械進入的病人, 這也給我們牙醫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從嬰兒時期就開始每天模擬刷牙的寶寶日後一定不會抗拒刷牙。 等寶寶長出下面的兩顆門牙後, 他的第一個牙縫就出現了, 這也是開始使用牙線的最佳時機, 這個行為開始得越早, 那麼寶寶以後就越容易接受每天使用牙線這件事。

而且和成人不同的是, 寶寶的蛀牙更容易發生在牙縫裡, 喝奶的大多發生在前牙牙縫, 吃固體食物後容易發生在後牙牙縫, 所以對於寶寶來說牙線的清潔更重要一些。 愛吃糖的孩子例外哦, 他們的齲齒比較容易發生在後牙咬合面的窩溝裡。

對於小童,

Advertisiment
也就是已經能夠通過語言交流的孩子來說, 用一些繪本啊之類的可以想他們灌輸一些口腔護理的常識, 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我按照以上的這些培養我兒子對口腔清潔的興趣, 他不耐煩的時候不逼他刷牙, 而是說“你不刷今天就不刷牙了吧, 媽媽可以休息一天哦”, 孩子就是這樣, 你越讓他幹什麼他就不幹什麼, 你不讓他看了呢他就越是想幹了。

所以他在刷牙用牙線這件事情上非常自覺, 甚至不給他弄還可能會哭鼻子。 在這裡給大家看一段小動畫, 是我做給兒子他們班小朋友們的, 配音的是我兒子和他同學。 動畫裡我用的是男寶們喜歡的卡通人物, 可以算偶像效應吧。

此處, 我要著重強調一件事情,

Advertisiment
就是千萬不要用牙醫來嚇唬他們, 比如, “再不好好刷牙, 牙蛀了就要去看牙醫了”, “牙醫叔叔會在你的牙齒上鑽洞噢”之類的, 造成一種比起蛀牙更可怕的是牙醫似的局面, 從小在這種陰影下成長的話, 也不用過很多年, 只要有第一顆蛀牙的時候就會讓家長們看顏色了。

兒童齒科的門外經常可以聽到撕心裂肺的哭聲, 好幾個家長壓不住一個小孩兒的也多的是。 孩子一旦形成恐懼牙醫的心理, 也是會將這種感受一直帶到成年的, 好幾年都不去檢查一次牙齒, 出了問題就拖, 拖到不行了才來看病的成人比比皆是。

我看到的好的例子也有:有媽媽在自己治療牙齒的時候也帶上寶寶, 讓他看到看牙一點都不恐怖,

Advertisiment
當然這裡注意的是, 及時有痛也要在表情上忍住哦。 媽媽看完牙之後, 再讓牙醫給寶寶也檢查一下, 第一次口腔檢查最好不要做任何治療, 只是檢查而已, 讓寶寶熟悉這個過程就可以了。 一般推薦寶寶有了第一顆牙後就去牙醫那兒報導, 不願意躺在牙椅上檢查的也可以坐著, 總之一切不必勉強。

總結一下寶寶的口腔護理:用你的行為去培養他的習慣, 他將會受益終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