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疾病面前不是人人平等——關注遺傳疾病

在疾病面前, 並非人人平等。 每個人對不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對不良生活方式的耐受力是不一樣的。 就像每個人天生就有高矮胖瘦的區別, 每個人跟不同疾病的“親和力”也不一樣。 舉例來說, 有些人一輩子沒吸煙最後卻得了肺癌, 而有些人吸了一輩子的煙最終也沒得肺癌, 這使得部分煙民“心存僥倖”, 認為自己吸煙可能也沒事。 其實這就是家族遺傳易感性在起作用。

認識到這點, 我們就可以通過追溯家族其他成員的患病情況, 得知自己的易患疾病有哪些, 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 舉例來說,

Advertisiment
如果你家族中有多名親屬患糖尿病, 那你患糖尿病的幾率就要比普通人大得多, 就要特別注意糖尿病的監測和預防。

那麼, 哪些常見的疾病有遺傳傾向?如果自己屬於這些疾病的高危人群, 又應該如何未雨綢繆, 阻斷它在自己身上延續呢?

1.高血壓

遺傳危險度:★★★★★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 高血壓屬於多基因遺傳性疾病。 通過高血壓患者家系調查發現, 父母均患有高血壓者, 其子女今後患高血壓概率高達45%;父母一方患高壓病者, 子女患高血壓的幾率是28%;而雙親血壓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壓的概率僅為3%。

2.糖尿病

遺傳危險度:★★★★★

糖尿病具有明顯遺傳易感性(尤其是臨床上最常見的2型糖尿病)。 家系研究發現, 有糖尿病陽性家族史的人群,

Advertisiment
其糖尿病患病率顯著高於家族史陰性人群。 而父母都有糖尿病者, 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機會是普通人的15~20倍。

3.血脂異常

遺傳危險度:★★★

血脂代謝異常有許多原因, 其中之一就是遺傳因素。 隨著醫學科學發展, 目前已經發現有相當部分血脂異常患者存在一個或多個遺傳基因缺陷。 由遺傳基因缺陷所致血脂異常多具有家族聚集性, 有明顯遺傳傾向, 臨床上通稱為家族性血脂異常。

4.乳腺癌

遺傳危險度:★★★

乳腺癌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 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 如有一位近親患乳腺癌, 則患病的危險性增加1.5~3倍;如有兩位近親患乳腺癌, 則患病率將增加7倍。 發病的年齡越小, 親屬中患乳腺癌的危險越大。

Advertisiment

5.胃癌

遺傳危險度:★★★

胃癌患者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 調查發現, 胃癌患者的一級親屬(即父母和親兄弟姐妹)得胃癌的危險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3倍。

6.大腸癌

遺傳危險度:★★★

家族遺傳導致的大腸癌占大腸癌發病總人數的10%~15%。 親屬中有大腸癌患者的人, 患此病的危險性比普通人大3~4倍, 如果家族中有兩名或以上的近親(父母或兄弟姐妹)患大腸癌, 則為大腸癌的高危人群。

7.肺癌

遺傳危險度:★★

國外研究機構對超過10.2萬名日本中老年人展開了長達13年的追蹤調查, 他們中共出現了791例肺癌。 研究者將直系親屬有肺癌患者和沒有肺癌患者的兩組人進行對比, 結果發現前者患病幾率是後者的2倍。 肺癌的遺傳性在女性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Advertisiment

8.哮喘

遺傳危險度:★★★★★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 哮喘發病的遺傳因素大於環境因素。 如果父母都有哮喘, 其子女患哮喘的幾率可高達60%;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患有哮喘, 子女患哮喘的可能性為20%;如果父母都沒有哮喘, 子女患哮喘的可能性只有6%左右。

9.抑鬱症

遺傳危險度:★★★★★

許多研究都發現抑鬱症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較密切的關係, 抑鬱症患者的親屬中患抑鬱症的概率遠高於一般人, 約為10~30倍, 而且血緣關係越近, 患病概率越高。

10.老年癡呆

遺傳危險度:★★★

科學家在長期研究後發現, 老年性癡呆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 研究發現, 父母或兄弟中有老年性癡呆症患者, 患老年性癡呆症的可能性要比無家族史者高出4倍

繪家族疾病譜預測個人健康

Advertisiment

專家建議, 人們應該建立家族疾病譜, 以預測自己的健康。

第一步:展開調查

首先是要搜集您的親屬曾患過的任何主要疾病, 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癌症、哮喘, 以及出生時的缺陷、發育不健全、各種過敏症、情感或行為障礙。 同時, 與健康有關的生活習慣也不應放過, 如吸煙、酗酒、從事特殊工作等。 搜集的資訊越詳細越好, 比如成員的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健康狀況、死因等。

第二步:繪圖

在指定的方框內填寫您每一位親屬的姓名, 並用打鉤表示他們是男性或女性。 在下一行的橫線處填寫他們曾患過的主要疾病(越詳細越好)的名稱。

如果您知道他們被診斷疾病的年齡, 請將此年齡填寫在該疾病後面的括弧內。 例如:“糖尿病(診斷-37歲)”。

如果家族成員已過世,寫下“過世”及死亡時的年齡、患何種疾病逝世。例如:“心臟病發作(過世-63歲)”。

如果您的家族中包括同母異父或同父異母的兄弟姊妹,請在第一行寫下“同母異父或同父異母兄弟”或“同母異父或同父異母姊妹”,並在下一行注明“異父”或“異母”。

完成您的“家族疾病譜”後,對照前面幾種具有明顯遺傳傾向的疾病,您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患哪些疾病的危險性更高,從而採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並在健康體檢的時候注意該方向的檢查項目。同時,您還可以把“疾病譜”附在病歷上,看病的時候能夠給醫生一個全面的參考,以便醫生按照您的個人情況對您進行健康指導和採取一些針對性的預防措施。當然,您也要對表格進行及時更新。

如果家族成員已過世,寫下“過世”及死亡時的年齡、患何種疾病逝世。例如:“心臟病發作(過世-63歲)”。

如果您的家族中包括同母異父或同父異母的兄弟姊妹,請在第一行寫下“同母異父或同父異母兄弟”或“同母異父或同父異母姊妹”,並在下一行注明“異父”或“異母”。

完成您的“家族疾病譜”後,對照前面幾種具有明顯遺傳傾向的疾病,您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患哪些疾病的危險性更高,從而採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並在健康體檢的時候注意該方向的檢查項目。同時,您還可以把“疾病譜”附在病歷上,看病的時候能夠給醫生一個全面的參考,以便醫生按照您的個人情況對您進行健康指導和採取一些針對性的預防措施。當然,您也要對表格進行及時更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