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孩子失敗的時候給他適當的鼓勵

“你真沒用, 我怎麼就生了這麼笨的孩子?”在孩子遭遇失敗時, 家長這樣的訓斥很可能會導致孩了自暴自棄。 教育專家指出, 即使在孩子失敗的時候, 家長也要對孩子進行鼓勵, 否則將會讓孩子誤入歧途。

父母本以為這樣的責駡會讓孩子爭口氣, 卻不知道這將給孩子的心靈造成難以想像的傷害, 他們會因此產生厭學情緒, 對父母產生排斥心理, 今後有什麼事都不會和他們交流。

在孩子失敗時, 家長不妨讚美孩子, 因為在遭遇失敗時, 孩子是非常脆弱的, 他們極需要情感的安慰。 家長不妨使用這樣的言語:“怪爸爸媽媽對你關心不夠,

Advertisiment
你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 我們相信你能趕上其他同學。 ”

每個孩子都喜歡聽到讚美, 因此, 在他們每取得一點成功時, 記得給他們一些鼓勵。

陳斌從小在農村長大, 大學畢業後采到城裡依然不會騎自行車, 這讓很多人都感到奇怪。

陳斌講了一個他小時候的故事:

在陳斌八九歲的時候, 看到小夥伴們都開始學騎自行車, 於是想學。 小孩學自行車, 最困難的:一個環節是跨上自行車。 陳斌學得很認真, 但是為了能夠跨上自行車, 卻吃了不少苦頭, 經常連車帶人摔倒在地。

在旁邊扶著的父親脾氣很暴躁, 一看陳斌摔倒, 就著急上火, 大聲地訓斥陳斌。 笨蛋”, “沒出息”。 後來, 陳斌在父親的罵聲中不僅沒有進步,

Advertisiment
反而越采越膽小, 最後連跨上自行車的勇氣都沒有了。

陳斌最終也沒有學會騎自行車。 這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他始終對學自行車充滿恐懼, 雖然後來也嘗試過幾次, 但心理上的障礙讓他每次都無功而返。

毫無疑問, 每位父母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功, 都希望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能少走彎路。 正是這樣, 當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 父母往往比孩子還著急, 失敗是令人沮喪的, 而別人的諷刺更讓人難過。 當孩子失敗的時候, 一句“笨蛋”可能會傷透孩子的心。 如果來自失敗的打擊太多, 孩子會產生嚴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懷疑, 結果就真的成了-什麼事都做不成的笨孩子”。

心理學家認為, 每個孩子在成K過程中部會遇到挫折。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在受挫後得不到適當的引導, 常常會失去自信, 變得軟弱和退縮, 而如果得到適當的引導, 則會坦然面對挫折, 漸漸培養出對挫折的琢受力和意志力。

(1)告訴孩子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 你要告訴孩子, 對別人的評價大可不必在意。

(2)多鼓勵孩子, 讓孩子自信起來。 面對失敗, 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慰或鼓勵, 孩子最期待家長公正的評價和積極的肯定。 家長要盡可能多地運用表揚的武器, 幫助孩子維持良好的情緒體驗, 樹立再創佳績的信念, 要把孩子當成孩子來對待, 不要用成人的標準采要求我們的孩子。 無論何時, 不能諷刺, 挖苦孩子, 不要用。 不能看電視, 不能玩耍, 不能早早睡覺”等來懲罰孩子,

Advertisiment
要防止他們形成自卑人格, 產生自我否定甚至反社會的傾向。

(3)鼓勵孩子大膽做事。 不包辦, 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父母可提出一些建議, 但不要過多干涉, 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 部讓孩子嘗一嘗滋味。

(4)讓孩子瞭解失敗和錯誤之間的差別。 失敗不等於錯誤, 沒犯錯誤不等於就不會失敗, 教會孩子權衡利弊, 收穫得失。

當孩子遇到挫折或失敗時, 父母更應該像知心朋友一樣關切他, 鼓勵孩子或和孩子共同戰勝困難, 當孩子說“我不行”時, 你可這樣說, 我不相信你不行。 在孩子取得成績時, 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 但在經過努力未能取得成功時更要鼓勵與幫助。 雖然他們未取得成功, 但應肯定他們所付出的勞動和努力, 以保護他們的自信和熱情,

Advertisiment
使他們看到希望, 進而激發起積極向上的精神。

當孩子去努力嘗試做一件事情的時候, 很可能等待他們的並不是成功, 而是失敗。 這個時候, 父母就應當及時給予他們鼓勵, 讓他們能鼓起勇氣, 再試一次、兩次甚至更多次, 直到成功。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 都會因失敗而感到灰心沮喪。 這時應當鼓勵和指導孩子, 讓他們坦然面對挫折和失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