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款口吸式嬰幼兒吸鼻器橫評測

一、前言

兒童的鼻腔分泌物較多, 同時, 其鼻腔通道又很狹窄。 如果鼻子裡的鼻涕不及時處理, 再吸入空氣中的塵埃和固體微粒, 就很容易變幹, 形成鼻屎, 時間久了, 鼻屎越變越大, 就會堵住寶寶的鼻腔。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 首先就是及時清理寶寶的鼻涕。 現在大多數嬰兒用品店都有吸鼻器出售, 在寶寶的鼻涕還沒變幹的時候, 用吸鼻器還是很有用的。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人工吸鼻器主要有三種, 分別為球形泵式吸鼻器、注射器形泵式吸鼻器, 還有一種為一種為口吸式吸鼻器。

繼上期四款泵式吸鼻器評測之後,

Advertisiment
本期評測選用四款不同品牌的的球形泵式吸鼻器進行橫向對比。

讓我們先來瞭解此次被挑選參與評比比的四款吸鼻器吧:(產品介紹排名不分先後)

貝親口吸式吸鼻器

黃色小鴨吸鼻器

Ebaby親子吸鼻器

喜多吸管式吸鼻器

為簡便, 以下均用品牌名稱代替產品全稱。

二、評測簡介

如上圖所示, 口吸式吸鼻器主要是由吸口、吸頭和收納瓶組成, 收納瓶可以拆開來清洗和消毒。 但是使用的時候要注意看說明, 有些產品的材料在高溫下會變形, 不能進行高溫消毒。

從產品的安全性和實用性兩個大方向出發, 主要評比項目為收藏便利度、氣味、吸球硬度、吸頭圓滑度、吸頭直徑、吸頭長度、收納瓶清洗便利度等。 因考慮到不同的人嗅覺、力量感覺不同,

Advertisiment
所以在測試氣味和吸球硬度時, 特邀了6名熱心網友參與, 取平均分值進行評估。

三、內包裝對比

貝親和黃色小鴨吸鼻器吸頭直接連著收納瓶裝置, 無吸頭管。 但是包裝多了一個小盒, 便於使用後收藏。

ebaby和喜多吸鼻器吸頭和收納瓶之間有一段軟管連接, 沒有內裝的小盒子。

四、價格對比

四款吸鼻器的價格分別為:

喜多:19.80元

黃色小鴨:38.00元

貝親:55.00元

ebaby:18.00元

對比分析圖如下:

最貴為貝親吸鼻器, 最便宜為ebaby, 價格與品牌、材質功能等因素有一定關係。 但是不能得出結論越貴越好, 或者越便宜越好, 可根據個人經濟能力進行選擇。

五、吸頭直徑和長度

用精密度為0.02mm的千分尺測得, 四款吸鼻器的吸頭直徑和長度分別如下:

Advertisiment

吸鼻器吸頭直徑對比分析圖如下:

貝親的吸頭直徑最大, 喜多的吸頭直徑最小。 吸頭直徑過大, 會傷害寶寶的小鼻孔, 當然, 如果過小, 也會影響吸鼻器的效果。

吸鼻器吸頭長度對比分析圖如下:

喜多的吸頭長度最大, 而黃色小鴨吸頭長度最短。 吸頭長度越大, 伸入鼻孔的部分越多, 越可能傷害寶寶的鼻孔內膜。 而洗頭長度過短, 又會影響到吸收鼻涕的效果。 媽媽們在選擇的時候要綜合考慮。

五、吸頭硬度和圓滑度

四款參評的吸鼻器吸頭都經過圓滑處理, 可以避免刮傷寶寶幼嫩的鼻孔。 此外喜多吸鼻器的吸頭材料最為柔軟, 其餘三款硬度相當。

六、接納瓶容積

四款吸鼻器的接納瓶容積分別為:

喜多:14.50ml

黃色小鴨:8.50ml

Advertisiment

貝親:11.50ml

ebaby:9.00ml

對比分析圖如下:

容量最大為喜多, 最小為黃色小鴨。 容量瓶越大, 吸氣的緩衝空間越大, 吸收效果會越好。

七、吸納瓶氣密性

用吸鼻器吸水, 觀察封口處是否有水滴漏出。

黃色小鴨吸鼻器

ebaby吸鼻器

喜多吸鼻器

貝親吸鼻

經檢測, 除了ebaby, 三款產品的接納瓶氣密性都比較好。 接納瓶如果漏氣, 會直接影響使用效果。

八、清洗便利度

四款吸鼻器均需要旋開接納瓶進行清洗。 接納瓶構造相似。 而ebaby附贈一把清洗專用的小刷子, 設計更貼心。

6名參評者試用, 給清洗便利度(即接納瓶的旋開難易度打分, 結果如下)

對比分析圖如下:

接納瓶最容易旋開的是ebaby, 最難的是喜多。 接納瓶越容易旋開, 越容易清洗。 但是其漏氣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Advertisiment
漏氣會直接影響使用效果。

九、吸管柔軟度

6名參評者體驗, 給吸管的柔軟度評分如下:

對比分析圖如下:

吸管最柔軟的是喜多吸鼻器, 最硬的是黃色小鴨吸鼻器。 一般認為, 吸管越柔軟, 越便於使用。

十、評測總結

各項評測指標得分如下:

 評出綜合得分最高為喜多吸鼻器。 該產品價格適中、吸頭吸管都比較柔軟。 吸納瓶氣密性比較好, 不容易漏氣。 唯一不足的是接納瓶比較難打開, 不便於清洗。

溫馨提示:

使用吸鼻器前, 建議家長先檢查寶寶的鼻腔內是否有鼻屎, 如果有, 可用濕熱的棉花棒軟化異物, 再使用吸鼻器。 請注意, 動作保持輕柔, 避免太深入寶寶的鼻腔, 造成疼痛或受傷, 使用完要清洗乾淨。 媽媽在感冒或生病時, 最好不要用人工式的吸鼻器, 避免造成交叉感梁。

避免造成交叉感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