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招搞定熊孩子一哭二鬧三打滾

開學第一天, 短短的三個小時之內, 近四歲的萊萊, 躺在地上像天要塌下來似的哭喊尖叫了五回。 原因是什麼呢?很簡單!套用萊萊自己的話來說明, 因為:“我不要排隊, 我不要跟男生一起吃點心, 我不要等, 我現在就要, 我不要收玩具……”只要不如她的願, 她就馬上大喊:“NO……我要……”然後就往地上一摔, 搥地哭喊。

撒野的旁邊總有個順從大人

萊萊的例子, 你可能不陌生吧!不管走到哪個公共場所, 總會看見那樣撒野的孩子, 目的呢?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想要發生的事、想要大人聽從就範。 那樣的撒潑, 有沒有用呢?應該是有!因為一個幼兒會到達那樣的景況,

Advertisiment
會用那樣的方式讓大人就範, 可不是與生俱來的;那是累積而來的經驗, 那是養成的處理情緒習慣。 換句話說, 剛開始的時候, 當事與願違時, 孩子只是不高興, 或許會哭, 或許會發脾氣。 但這時大人拗不過孩子的發脾氣, 見風轉舵, 順從了孩子的要求, 於是孩子學會:只要我發脾氣, 我就能得到我想要的。 日積月累下來, 不要多久, 像萊萊一樣的孩子, 就這樣養成了哭鬧的習慣, 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模式。

Advertisiment

哭鬧的背後藏著無助沒自信

一個會撒潑哭鬧的孩子, 其實是很無助的, 因為他們得想盡辦法, 讓外界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一個會大哭大鬧的孩子, 其實是沒有自信的,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無法平靜下來, 得靠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帶領孩子面對失望生氣, 從以話語溝通開始!

那我們該如何做, 才能避免孩子養成這樣的發脾氣習慣呢?或是該如何幫助已養成一哭二鬧習慣的孩子呢?

第一步:告訴孩子你想幫助Ta

平靜的告訴孩子,

Advertisiment
你想幫助Ta, 但Ta那樣哭鬧, 你聽不懂Ta在說什麼, 請Ta用說的來表達, 像是:“讓我幫你, 但你用哭的, 我不知道你想要什麼, 用說的我才聽得懂。 ”“我會幫你, 但你一直大聲吼叫, 我聽不懂你想要什麼, 用說的我才聽得懂。 ”

第二步:告訴孩子哭鬧沒有用

一旦孩子停止哭鬧, 嘗試以話語來表達時, 對Ta表明哭鬧沒有用, 贊許Ta以話語來表達的選擇和能力, 像是:“哇, 你用說的, 我聽懂了, 哭叫是沒有用的, 我知道你做得到。 ”“我就知道你能用說的, 現在我瞭解你為什麼生氣了。 ”

第三步:指認孩子的生氣情緒

先平靜的指認孩子的情緒, 幫助孩子瞭解, 大人確實知道Ta的需要, 有了這個步驟, 孩子比較能夠聽進大人接下來要提的建議。 你可以對孩子說:“我瞭解你很失望今天不能買玩具。

Advertisiment
”“不能馬上玩積木你很生氣是嗎?”

第四步:幫孩子找到平靜途徑

在孩子比較平靜後, 告訴孩子Ta目前有的幾個選擇, 導引孩子選擇, 贊許孩子的選擇, 像是:“你生日的時候可以買禮物, 今天我們只來看一看, 你要繼續看?還是要回家?”“吃完飯後, 才吃點心, 點心在這兒等你, 你相信你絕對可以先吃飯再吃點心。 ”

一哭二鬧三打滾, 這樣的“熊孩子”讓父母頭疼, 其他小朋友“厭惡”;公共場合時, 也常常讓父母受到群眾的詬病。 但孩子沒有無緣無故的哭鬧, 也不是天生就會打滾解決問題, 只要父母和孩子間建立以溝通解決問題的習慣, 並持之以恆執行, 相信父母們都會有一個明事理的多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