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嚴母慈父會使孩子心靈扭曲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缺失會導致哪些問題?專家在心理衛生知識大講堂上指出“嚴母慈父”會使孩子心靈扭曲。 專家認為家庭教育的第一件事, 就是建立親密平等建設性的親子關系

“很高興看到在座的大多數是父親, 打消了可能只有母親來聽的顧慮, 因為今天講座的主題與父親有關, 也因為我在心理門診中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帶孩子來咨詢心理醫生的, 十之八九是母親, 很少看到父親的身影, 父親似乎正在從家庭教育中消失。 ”昨日下午, 深圳市康寧醫院主任醫師楊洪以這樣的開場白, 開始題為《Whoareyou——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的演講。

Advertisiment
這也是深圳市心理衛生知識大講堂的第二場公益講座。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缺失會導致哪些問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究竟起什么樣的作用?家庭教育究竟是方法重要還是理念重要?這些問題凝結著楊洪在工作與生活中的思考。 兩個小時的精彩講座結束后, 意猶未盡的聽眾對他報以熱烈的掌聲。

父親缺失后果嚴重

古話說“子不教, 父之過”, 但楊洪認為, 即便在過去,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也是缺失的, 歷史上只留下“孟母三遷”或“岳母刺字”這樣的故事, 并未留下父親教育的經典, 現在也是如此, 家長會往往成為“媽媽聚會”, 很少看到父親出席。

國內一項調查表明, 八成家長認為教育子女最主要的是家庭的責任,

Advertisiment
但有六成的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獨當一面, 父親真正起主導作用的不超過15%, 由父母共同承擔教育責任的只有一成。

“大多數父親對孩子或不聞不問、或態度粗暴缺少耐心, 成了家庭教育中的‘甩手掌柜’, 這與‘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有關, ‘女主內’就是‘相夫教子’, 男人則在外打拼干事業, 認為教育孩子是婆婆媽媽的事情, 并非大男人所為, 因此父親以忙、事情多為借口, 將教育孩子的陣地拱手相讓, 由母親全盤接收。 ”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若隱若現”、母親付出很多, 效果真的理想嗎?楊洪認為, 不見得, 對子女教育的不均衡, 會導致嚴重后果。 “它破壞了正常的家庭結構和關系。 有些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后,

Advertisiment
夫妻關系慢慢變淡, 就是因為母親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 ‘管孩子’成為一個合情合理的借口, 使夫妻關系逐漸趨于平淡, 家中出現一個很厲害的‘第三者’, 這種情形使得家庭的等腰三角形遭到破壞, 對家庭結構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

一旦父親放棄了教育的陣地, 母親就會用高度的熱情去填補, 楊洪認為, 這是一種錯位與顛倒, 甚至出現“嚴母慈父”的格局, 這同樣是不恰當的, 會使孩子的發展偏離正常的軌道、心靈扭曲。 “單身母親覺得孩子缺少父愛, 容易對孩子過多地投入或者補償, 但這是一種過度的關注, 如果母親的注意力總是放在單親家庭的不足之處, 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應看到單親家庭也會帶給孩子一些好處,

Advertisiment
如孩子更容易樹立責任感、更自立、更懂得關心別人, 這是雙親家庭沒有的條件。 所以, 任何事都是一分為二的, 要發現它的優勢, 把危機變成一種‘成長的機遇’, 而不是只看到‘缺陷和不足’。 ”

父親為何不可缺少

為何母親不可以取代父親?楊洪從男性與女性的不同心理, 進行分析:“父親和母親對子女的影響是不同的。 男性總體上比女性粗心, 他們更多地提供孩子成長的‘主干’, 母親的細心則提供了枝葉與養分, 只有粗細結合, 孩子這棵‘樹苗’才會長得主干挺拔同時枝繁葉茂。 ”

再如, 父親膽大, 有利于維護孩子的探求欲與好奇心;母親相對膽小, 所以顯得安全。 “這是一對矛盾, 但都是需要的。 過多的安全使我們不能冒險,

Advertisiment
也就缺少創造, 所以母親的過度補償會讓孩子出現問題。 ”另外, 男性活動范圍大、內容多, 可讓孩子接觸更多的外部環境;女性活動范圍小, 更傾向于觀察細節, 會培養孩子觀察的能力、體驗更加深刻。

“有位女大學生快畢業了, 但她不知道自己今后該與男人還是女人一起生活, 她并非雙性戀,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她的性別認同感沒有建立。 ”楊洪以這則病例說明, 父母應樹立孩子的性別模板, 我們將來能否在社會中建立起身份認同, 取決于我們是否建立起性別認同感, 顯然, 父親的缺失會讓孩子的性別認同、繼而是身份認同出現問題, 也就難以適應社會。

家庭教育應“宜粗不宜細”, 分清“主干與分支”, 不可本末倒置,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相輔相成的,教育是父母雙方的責任,父親不要放權,母親也不應爭權。但在單親或者分居的狀況下,孩子會缺乏父親的教育,這時該怎么辦?楊洪認為,此時母親千萬不要去亂填補,寧缺毋濫,而且孩子對男性的學習,并非一定要來自父親,這種狀況下的孩子一樣可以健康成長,因為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借鑒或者替代父親的榜樣,可讓孩子多接觸一些男性親屬,逐漸學習,社會更是一個廣闊天地,提供了很多學習機會。

本文相關推薦 父親b 母親o 孩子血型 母親a型父親b孩子的血型 孩子的智商不遺傳母親 母親和孩子的圖片 孩子心靈成長的十大需求 如何確認孩子的父親 單親家庭的孩子怎么了 賞識——孩子的心靈需求 單親媽媽的孩子怎么上戶口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相輔相成的,教育是父母雙方的責任,父親不要放權,母親也不應爭權。但在單親或者分居的狀況下,孩子會缺乏父親的教育,這時該怎么辦?楊洪認為,此時母親千萬不要去亂填補,寧缺毋濫,而且孩子對男性的學習,并非一定要來自父親,這種狀況下的孩子一樣可以健康成長,因為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借鑒或者替代父親的榜樣,可讓孩子多接觸一些男性親屬,逐漸學習,社會更是一個廣闊天地,提供了很多學習機會。

本文相關推薦 父親b 母親o 孩子血型 母親a型父親b孩子的血型 孩子的智商不遺傳母親 母親和孩子的圖片 孩子心靈成長的十大需求 如何確認孩子的父親 單親家庭的孩子怎么了 賞識——孩子的心靈需求 單親媽媽的孩子怎么上戶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