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單親家庭孩子自卑原因究竟是什麼?

當前, 同於各種原因造成的單親家庭不斷增多, 而單親家庭子女心理自卑現象較為普遍, 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影響他們學習文化科學知識。 如何關注和教育單親子女呢?

單親家庭子女心理自卑的成因:

1、父(母)的遺棄和冷落。 夫妻離婚時, 有的對孩子關心不夠, 不願承擔子女的監護義務甚至把孩子“推來推去”;有的父(母)雖然接納了孩子, 但沒有真正承擔起責任來, 對孩子漠不關心, 甚至打罵。 這樣的“拋棄”和冷待, 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愛, “我是一個沒人要的孩子這使青少年的人格、自尊嚴重受挫,

Advertisiment
極易產生自卑心理。

2、情感的缺陷。 青少年不僅需要物質享受, 同時還有強烈的情感需要。 單親家庭子女不是沒有父愛, 就是失去母愛, 使他們內心受到傷害。 當聽到別的同學談論自己的父母如何關心和疼愛自己時, 他們心裡充滿痛苦和沮喪。 自己是另一類人, 無法同他人相比, 自然產生自卑的心理。

3、家庭經濟狀況的影響。 當代中學生日常消費呈上升趨勢, 且有較強的攀比心理, 一些工薪單親家庭的子女, 由於手頭拮据, 不敢參與同學聚會, 如:生日Party、旅遊等等, 總覺得低人一等, 於是自卑起來。

4、教育的失誤。 在家庭教育中, 有的父(母)缺乏應有的耐心, 方法簡單, 擺出“我說了算”的家長作風, 甚至認為“不打不成才”。 還有的家長和老人卻過分關心,

Advertisiment
而進入青少年時期的孩子, 他們的成人感和自我意識急劇發展, 希望自己獨立自主, 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 自尊心受挫, 或是長期有人“照顧”, 養成了孩子的任性, 自理能力較差, 缺乏克服困難的毅力。 有的造成性格上孤僻、和過分的自我封閉, 與同齡人交往中感到“什麼都做不好”, 由此而自卑。

學校教育中, 教師的教育方法也影響著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 單親子女感情大多十分敏感和脆弱, 老師的批評往往會認為是針對自己, 認為老師瞧不起自己, 於是對老師產生排斥心理。 如果老師處理問題不能一視同仁, 甚至一點點“偏向”就能使他們自尊心受挫。 公開的點名批評、斥責、挖苦極易挫傷他們的自尊心,

Advertisiment
使他們產生自卑感。

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學習成績都很重視。 父(母)叮嚀“我帶著你可不容易, 你可得爭氣啊!”老師加倍關心, 一但成績不理想, 父(母)便對子女數落一番、甚至懲罰。 “考成這樣, 沒大出息了”, 老師也倍感失望。 父(母)的否定, 老師的失望, 使其感到自己太笨了, 形成了不準確的自我評價, 增強了自我否定意識, 極度自卑。

5、社會評價的偏見。 離異家庭往往成為一些人議論的焦點, “××他媽跟別的男人跑了”, “×× 他爸跟××又好上了”, 鄰居、同學說三道四, 添油加醋者有, , 還有一些學生及家長排斥他們, 說這種家庭的孩子思想不健康, 這些都給孩子心理投下巨大的陰影, 自卑心理不知不覺形成。

除了上述幾個方面外, 還有一些因素會導致自卑心理形成,

Advertisiment
如:生理因素、智力因素、交際能力等。 而自卑的形成又與學生個體心理品質有直接關係, 同樣的遭遇和挫折, 意志堅強的人能夠挺過去, 意志薄弱的人會被困難擊倒, 不能正確認識自我, 自卑心理也就與日俱增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