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善待孩子的每一個“為什麼”

不知從何時開始, 你的孩子向你提出一個又一個“為什麼”。 對於孩子問不完的為什麼, 不少家長很難有耐心去細緻地回答, 甚至還有些厭煩, 以至於敷衍應付孩子的問題, 有時候還呵斥孩子不要再問。

好奇、好問, 不滿足一知半解, 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一種方式, 也是一種非常可貴的思維方式。 不恰當地回答孩子的問題, 不僅讓孩子錯過了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還有可能打擊孩子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從而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 作為家長, 應該善待孩子的每一個“為什麼”, 做到有問必答, 滿足孩子的智力需求。

Advertisiment

許奕成媽媽:許奕成現在3歲零四個月了。 他是個有主見且獨立的小男孩, 每天會自己刷牙、洗臉、洗手等, 最近還學會了穿衣服。 他每天都有十萬個為什麼, 而有的問題有時媽媽也回答不出來, 可他一定會打破砂鍋問到底。 “我為什麼不可以去動物園買只小老虎養?為什麼不可以帶狗狗去上學?媽媽你這個女人家為什麼能生出我這個男孩子呢?媽媽你為什麼沒長鬍子?媽媽你是女人家就怕蛇嗎?那等你長大變成男性就不怕蛇吧?我屬兔子舅舅屬蛇, 那舅舅牙齒會有毒嗎……”他總是有問不完的稀奇古怪問題。

星寶寶小編說:兩三歲的孩子正是問“為什麼”的年齡, 求知欲非常強。 面對孩子無休止的問題, 父母首先要判斷:孩子是真心想知道答案,

Advertisiment
還是在逗父母玩。 可以通過分析他問問題是否有一套不變的模式, 詢問的時候面部表情等做判斷。 如果發現孩子問問題只是一種假像, 就要探究他真實的意願和想法是什麼, 並給予適度的滿足。

如果孩子確實有很多興趣, 父母大可以這樣處理:第一, 規定每天回答一定數量的問題, 請孩子自己準備最感興趣的內容;第二, 反問孩子, 引發他自我思考;第三, 把單一“問與答”的形式放一邊, 準備多一些素材和他一起展開討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