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啟蒙教育不是越早越多越好

用“不良表現”引起關注

家長要認真解讀孩子成長發育的過程, 及時關注孩子的情感池。 在臨床上經常會遇到一些孩子, 不願意與人交談, 性情古怪, 行為異常, 嚴重的甚至表現為自閉。 孩子出現的這些現象, 說明家長在孩子成長發育的某個階段, 沒有很好保持孩子“情感池”的充盈。 李海浪教授分析說,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和發育階段情感的需求是不同的。 新生兒至一歲年齡段, 更多的是滿足生理需求, 保證孩子吃飽穿暖。 餓了, 他就會哭鬧, 沒人理會他, 他就會弄出聲響或放聲大哭來引起注意;有時他哭鬧只是希望父母多給些微笑,

Advertisiment
多跟他說話……如果他的情感需要得到滿足, 就會變得安靜, 這時他的情感池是富足的。

二至三歲的孩子最逆反

2~3歲被稱為孩子的反叛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不順從大人的意見, 比如他要餅乾, 你給他時, 他會說不, 我不要, 可是你不給他, 他又會放聲大哭, 其實孩子有這樣的表現, 說明他的智力發育正常, 開始建立獨立的意識, 他採用拒絕或哭鬧的方式, 目的是證明自己的存在和不同。 許多家長忽視了孩子“讓我來”的進步舉動, 孩子想掙脫母親的懷抱自己跑, 自己跳, 想自己穿衣服、吃飯、剝雞蛋, 但大人卻嫌他動作慢或是怕把衣服弄髒而剝奪了他們獨立行事的權利。 久而久之, 孩子的獨立探索意識會減弱,

Advertisiment
阻礙了學習能力的發展。 由於早期沒有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孩子大一些反而不願意做事了, 這是因為家長沒有把握孩子生長發育的特點, 乘勢利導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 結果造成“情感池”的匱乏。

至六歲的孩子愛說謊

一位家長告訴李教授, 5歲的女兒最近說自己在幼稚園得到3朵小紅花, 可瞭解後發現根本沒有這回事, 家長嚴厲訓斥了孩子, 並且警告她不准撒謊。 4~6歲的孩子好幻想, 愛編故事, 因為孩子分不清幻想和現實, 有時只是內心有份渴望。 如果媽媽笑著告訴她, 你是不是非常想得到這朵紅花, 那就努力吧!這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 又幫助孩子建立積極進取的意識。

李教授提醒家長, 要學習解讀孩子不同發育階段具有的心理特點,

Advertisiment
關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 在孩子的情感池不斷流淌、消耗的時候, 及時填補, 及時灌注, 讓情感池不斷豐滿, 不斷溢出, 我們的孩子就會健康、快樂、獨立、自尊、自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