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唐篩檢查 並非高齡孕婦的專項檢查

有很多准媽媽受宣傳影響, 以為唐篩檢查, 就是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要做的事, 自己還不到30, 離這種危險遠著呢。 事實上, 准媽媽們, 你們知道嗎?並非危言聳聽, 唐氏綜合症, 說遠也遠, 說近也近, 它跟年齡其實沒有必然關係, 並非高齡產婦的“專利”。


只有高齡孕婦接受檢查並不能很好的預防唐氏綜合症

唐篩, 篩查的是什麼

首先, 我們先要來明確一點, 唐篩, 篩查的是什麼?唐氏綜合症。 那麼, 什麼是“唐氏綜合征”?

唐氏綜合征俗稱先天性癡呆。 它是最常見的一種染色體疾病, 大約每750個新生兒就會有1個患有唐氏綜合征。

Advertisiment
唐氏患兒具有嚴重的智力障礙, 生活不能自理, 並伴有複雜的心血管疾病, 需要家人的長期照顧, 會給家庭造成極大的精神及經濟負擔。

而唐篩檢查, 是唐氏綜合症產前篩選檢查的簡稱。 目的是通過化驗孕婦的血液, 來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症的危險程度, 如果唐篩檢查結果顯示胎兒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危險性比較高, 就應進一步進行確診性的檢查--羊膜穿刺檢查或絨毛檢查。

唐篩並且高齡產婦的專利

值得注意的是, 唐氏症胎兒並不是高齡孕婦的專利, 雖然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與唐氏症有密切關係, 年齡愈高, 生出唐氏症患兒的機率也越大。 但是年青的女性也有可能生出唐氏症患兒, 而且只有20%的唐氏症出現在高齡孕婦,

Advertisiment
其它80%的唐氏症胎兒出生在小於35歲的年輕孕婦。 所以如果只有高齡孕婦接受檢查並不能很好的預防唐氏綜合症。

因此, 34歲以下的年輕孕婦都應該進行唐篩檢查。 而已經超過34歲的高齡孕婦、家族中有唐氏症患者、已經生過唐氏症患兒的女性, 已經屬於高危險的人, 所以就不需要再進行唐篩檢查, 而應直接做羊膜穿刺檢查或絨毛檢查。

唐篩檢查, 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個是檢查的時間。 唐篩檢查可以在妊娠15-20周內進行, 最好是在16~18周之間檢查。 有的醫院會根據需要, 將唐篩分為兩次, 一次是在7、8周的時候進行, 第二次則是在15-20周內。


唐氏篩查不用空腹

第二個是不需要空腹。 與一般涉及肝功等體檢不同, 唐氏篩查不用空腹。

Advertisiment
有些准媽媽搞不太清楚是否需要空腹, 主要是由於唐氏篩查簡稱“唐篩”, 和另一個詞“糖篩”非常類似, 聽上去完全一樣。 不過, 與唐氏篩查不同, 糖篩是排查妊娠期糖尿病的, 一般在24周做, 需要空腹12小時。

唐篩只是一種風險概率

唐篩檢查還是一種很必要地產前篩查, 可篩檢出60~70%的唐氏症患兒。 需要明確的是, 唐篩檢查只能幫助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症的機會有多大, 但不能明確胎兒是否患上唐氏症。 也就是說抽血化驗指數偏高時, 懷有唐寶寶的機會較高, 但並不代表胎兒一定有問題。 如同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懷有唐寶寶的機會較高, 但不代表她們的胎兒一定有問題。 另一方面, 即使化驗指數正常, 也不能保證胎兒肯定不會患病。

Advertisiment

值得一提的是,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 除了唐篩外, 現在還可以利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唐氏綜合征及18、13染色體異常。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可以檢出99%以上的唐氏症患兒。

與唐篩一樣, 只需抽取胳膊上的血即可檢查, 避免了羊膜穿刺檢查或絨毛檢查增加的流產風險。 對於高齡及唐篩高危的孕婦,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是進行羊膜穿刺檢查的另一新選擇。 對於普通孕婦而言,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也可以作為更佳的唐篩方法。

當女人升級為媽媽之後, 就面臨了更多的風險, 唐篩, 只是一種篩查, 一種排除法, 它只是准媽媽們的眾多考驗中的一項。 相信每一位准媽媽, 都能通過這一項挑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