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哺乳期的媽媽可不可以自然避孕?

哺乳可以自然避孕?

哺乳的媽媽月經來得會比較晚, 這是因為哺乳會使泌乳激素升高, 使性腺激素分泌素下降, 從而抑制了排卵。 此外, 因為體內的催產素升高, 也會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使卵泡暫停發育而無排卵, 這樣也就不存在激素的週期性變化, 當然月經也不規律。

反過來看, 沒有哺乳的媽媽, 因為各種激素較快恢復正常, 所以等身體準備好了, 就會較早恢復排卵及月經。

月經恢復的時間比較晚

從統計資料上來看, 哺乳媽媽月經恢復的時間比較晚, 所以有些人就會認為哺乳會自然避孕,

Advertisiment
這樣的觀點是不完全正確的。 因為哺乳會使排卵時間延後, 但是產後較晚恢復月經者, 首次月經來潮前大多數已經有了排卵, 所以產後要注意避孕, 特別在產後哺乳期間發現乳汁漸少要考慮再次懷孕的可能。

產後4~6個月恢復排卵

到底身體何時會恢復排卵機能, 並沒有絕對的時間, 尤其是當寶寶4~6個月左右開始添加副食品時, 媽媽哺乳的次數及頻率沒有之前規律, 激素就會慢慢調整, 身體可能在你尚未注意的時候, 就恢復了排卵生育能力。 所以, 如果沒有避孕, 哺乳媽媽還是有可能在哺乳期懷孕哦!

月經還沒來也可能會懷孕?

產後月經的出現, 是身體恢復排卵的象徵, 但媽媽要特別注意的是, 產後第一次的排卵不一定是在月經出現之後,

Advertisiment
也有部分人是在月經出現之前。 因此, 如果認為等月經恢復了, 再採用避孕措施即可, 那麼就可能會在產後沒多久又“中獎”了。

為了預防萬一, 最好是在產後恢復性☆禁☆生☆禁☆活時, 就進行適當的避孕方法, 以免身體尚未恢復時再次懷孕。

坐完月子後, 產婦需要進行產後回診, 此時媽媽就可以請教醫師有關避孕的方法以及關於月經的一些疑問, 這樣會讓媽媽更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提醒媽媽, 如果產後沒避孕同時月經又遲遲沒來, 需留意再次懷孕的可能。

產後半年是媽媽非常忙碌的一段時間, 除了要坐月子調養身體, 同時還要學習照顧新生兒當個新手媽媽。 此外, 這段時間內也是夫妻重新享受魚水之歡的重要時刻,

Advertisiment
並且久遠的“好朋友”也即將與新媽媽再度重逢, 又回到每月相伴的日子。

月經什麼時候會來?

不過, 到底產後月經何時會來、何時會排卵, 並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時間, 只是通常沒有哺喂母乳的媽媽會比哺乳的媽媽較早恢復月經週期。 而以下時間是經過統計之後, 得出的多數媽媽產後月經出現的時間, 可以做為其他媽媽的參考依據。

沒有哺喂母乳的媽媽

大約在產後6~10周, 也就是產後3個月內, 月經會來報到, 並且可能開始排卵, 但是也有少數人可能到產後4個月才恢復月經。

哺喂母乳的媽媽

大約在產後4~6個月月經會來報到, 但是每個人的差異性很大。 有些媽媽即使哺喂母乳, 也可能在產後2、3個月就出現月經,

Advertisiment
也有些人是在產後1年左右才恢復月經。

月經週期不規律

不論是否哺喂母乳, 通常產後前幾次的生理週期都不是很規律, 月經來的間隔時間、來的量等, 都可能和懷孕前不太一樣, 不過幾次過後就會趨於穩定。 如果媽媽產後生理週期長期都很紊亂, 必須諮詢婦科醫生, 以免忽略了其他的生理問題。

Tips 月經與排卵的關係

濾泡期 女性身體的月經週期長短因人而異, 平均為28天一次, 從月經來時(出血期)第一天開始算起, 大概會有3~5天的時間, 這段期間稱為濾泡期。

黃體期 由於腦下垂體性腺刺激素的作用, 會使卵巢內的一些濾泡漸漸成長, 大概到月經週期的第14天, 其中會有一個濾泡成熟而排出卵巢, 即排卵。 排卵之後就進入黃體期,

Advertisiment
因為此時卵巢受到腦下垂體分泌的黃體刺激素的作用, 會分泌出黃體素而促使子宮內膜增生變厚, 以利於受精卵的著床。

下一個週期 如果此時並未受孕, 那麼激素接下來就會銳減, 促使子宮內膜剝落, 而開始進入下一個月經週期。

無排卵性月經 每個人的生理狀況不同, 有的人排卵時間會出現不規律現象, 甚至也有人會出現無排卵性月經, 即卵泡不從卵巢內排出。 因此, 身體如有異狀時最好諮詢婦產科醫師, 以得到及時的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