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哺乳媽媽正確擠奶妙招

擠奶、吸奶也是母乳餵養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可是很多媽媽都不太會, 所以, 小編整理下文, 請新手媽媽來看看如何正確擠奶

產後儘早擠乳

若寶寶是早產兒, 暫時與媽媽分開, 那麼媽媽必須要在產後第1天就開始用手擠乳。 在這個時期, 或許只有幾滴初乳, 但儘早擠乳可以刺激乳汁分泌, 就像讓寶寶早期吸乳的原理一樣。 比起產後48~72小時乳☆禁☆房開始脹奶、變硬, 此時乳☆禁☆房依舊柔軟, 用手擠乳會比較容易。 媽媽應儘量擠出所有的初乳, 而且至少每 3小時擠一次(包括夜間)。 如果擠乳次數不足, 乳汁的製造就可能會不足。

Advertisiment

上班堅持擠乳

寶寶5~6個月後, 許多媽媽需要回單位上班, 這樣就不方便按時哺乳了。 所以, 這個時候媽媽如何保證有效的母乳餵養是非常重要的, 定時擠乳便成了媽媽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

擠乳步驟

準備哺乳工具

吸奶器(或者不用)、奶瓶、乳墊、奶瓶保溫盒、乾淨紗布(清潔乳☆禁☆頭用)。

擠乳動作

徹底將手洗乾淨, 採用舒服的姿勢並放鬆身心, 輕柔地按摩乳☆禁☆房或在乳☆禁☆房上敷一條溫熱的毛巾, 均有助於輸乳管內乳汁的流出。 正確的擠乳姿勢乳☆禁☆房不會有疼痛, 如果會痛, 表示動作有誤, 需要重新調整大拇指與食指的位置。

1、將容器靠近乳☆禁☆房, 拇指在上, 其餘4指在下面托住乳☆禁☆房, 握成一個C型。 將拇指和食指及中指放在乳☆禁☆頭後方約2.5~4釐米處。

Advertisiment
擠壓的區域是以乳☆禁☆頭為中心, 半徑約3釐米的區域。

2、做有規律的一擠一放的動作, 指腹向乳☆禁☆頭方向滾動, 同時將手指的壓力從中指移動到食指, 將乳汁推擠出來。 擠壓時避免太深或太用力, 以免阻塞輸乳管。 不要擠壓乳☆禁☆頭, 因為擠壓或拉乳☆禁☆頭就像嬰兒只吸吮乳☆禁☆頭一般, 並不會促使奶水流出。

3、將手指放在正確的位置, 並有節奏性地重複按壓、推擠的動作。 隔一段時間, 轉換位置擠壓。 避免用摩擦或滑動的方式, 以免皮膚被擠壓造成紅腫。 剛開始不會有奶水流出, 但擠壓幾次後, 奶水會慢慢滴出。 當催產素反射漸漸開始活躍, 乳汁就會似泉水湧出。 如果使用吸奶器, 則按照使用說明上操作即可。

保存母乳

Advertisiment

擠出來的乳汁在室溫下可放置6~10個小時, 放在冰箱內則保存時間更長。 母乳冷卻後會有沉澱, 使用前需輕輕搖勻。 給母乳加熱時, 要用流動的溫水沖幾分鐘, 使其達到室溫, 千萬不可直接放在微波爐內加熱, 以免破壞營養。 融化冷凍的母乳時需要放進流動的冷水裡, 逐漸加入熱水直到溶解後與室溫相同。 加熱過的奶不可再次冷凍。

小貼士:每次擠乳每邊乳☆禁☆房至少擠3~5分鐘, 直到奶流量主為慢;然後再擠另一側。 如此反復數次, 直到乳汁不再流出為止。 產後幾天, 媽媽通常需要20~30分鐘才能把乳汁充分擠出。

每天至少應泌乳3次(包括餵奶和擠奶), 因為如果每天只喂1~2次, 乳☆禁☆房得不到充分的刺激, 母乳的分泌量就會越來越少, 不利於延長母乳餵養的時間。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