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嬰幼兒聽力的方法_如何呵護嬰幼兒聽力

養生之道網導讀:

呵護嬰幼兒聽力的方法, 嬰兒正確清洗耳朵很重要, 清洗方法你掌握嗎?呵護嬰幼兒聽力的方法, 媽媽們一起來看!

1、正確清洗耳朵很重要

清洗方法:先將嬰兒沐浴液在手上搓出泡沫, 再用手指像按摩一樣輕輕揉搓耳後和耳廓, 最後用擰乾的紗布擦拭乾淨。 耳朵入口處, 可用消毒棉做成的棉條輕輕擦拭, 注意不要隨便伸進耳道中去, 防止孩子頭部突然亂動而導致耳道粘膜受傷;孩子大了則應教他自己動手清洗, 並隨時檢查與督促。

2、清楚耳垢有妙招

耳垢俗稱耳屎, 是外耳道耵聹腺分泌的一種淡黃色黏稠的物質,

Advertisiment
醫學稱為耵聹。 一些家長將這種分泌物與鼻涕、眼屎“一視同仁”地看成廢物, 必先除之而後安, 其實這是不對的。 因為耳垢是有一定生理功能的, 遇到空氣乾燥後變為薄片狀, 或黏稠的油脂狀, 在外耳道“值勤”, 既可以阻擋灰塵與小飛蟲的入侵, 又能緩衝雜訊, 阻止外界水分的流入, 還可抑制細菌的滋生和繁殖, 可稱為鼓膜與外耳道的“護花使者”。

另外, 孩子的外耳道皮膚不同于成人, 比較嬌嫩, 與軟骨膜連結比較緊密, 皮下組織少, 血液迴圈差。 如果隨意動用工具掏挖, 如牙籤、火柴杆、耳勺甚至髮卡, 容易引起損傷、感染, 誘發外耳道癤腫、發炎、潰爛, 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難忍, 影響張口和咀嚼。

耳垢可隨咀嚼、張口或打哈欠等動作,

Advertisiment
以及借助下頜等關節的運動而自行脫落、排出。 當然, 如果分泌過多, 並形成了黃褐色的油狀物, 或在耳朵裡堵塞變硬, 使孩子感到不舒服或者聽力下降時, 就需要處理了。 但應該向醫生求助, 不可自己盲目行事, 以免傷害到寶寶。

3、異物入耳巧處理

孩子的耳道本來就非常狹窄, 如果不小心進去東西, 後果十分危險。 父母對此要保持高度的警覺, 一旦遇險, 要懂得一些急救措施。

如果是食物, 如豌豆、花生、玉米粒等, 一旦塞進耳朵容易刺破耳膜, 或者引起永久性的損傷。 此時, 應讓孩子將腦袋傾斜, 促使異物依靠重力掉出來。 如果不行, 就要馬上帶孩子上醫院。

蠟筆是最容易塞進耳朵的文具, 可引起暫時性的聽力減退,

Advertisiment
或者導致輕度感染。 出現這種情況時, 父母不要急著自己動手, 應立即尋求醫生的幫助。

如果昆蟲飛進或者爬進了孩子的耳朵, 有三個辦法:

一、是大人用手將孩子的耳輪向後上方提起, 將耳道拉直, 頭歪向進蟲的一側, 使耳內的異物滑出;

Advertisiment

二、是用手電筒往耳朵裡照射, 昆蟲多會朝著燈光飛來;

三、是往孩子的耳朵裡滴幾滴嬰兒潤膚油, 讓昆蟲隨著油流出來。

媽媽是不是發現, 平時給寶寶洗頭洗臉的時候, 寶寶頭一側, 很容易耳朵就進水了。 此刻手忙腳亂, 除了把寶寶的頭往反方向側, 讓水流出來外, 應該如何是好?

解決小寶寶耳朵進水 聰明媽咪有三妙招!

一、寶寶耳朵進水了

媽媽是否常常很苦惱在給寶寶洗澡洗臉的時, 寶寶的耳朵很容易進水?其實, 除了洗澡或者洗臉時耳朵進水, 有時候看看寶寶的耳朵, 也發現裡面有著某些液體, 這是什麼呢?

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 洗澡水總是很容易進入耳朵內, 液體常在寶寶的中耳積聚。 另一種情況是感冒後,

Advertisiment
有些液體常在中耳積聚, 如果細菌感染這些積聚的液體, 很容易就引起耳朵疼痛、寶寶哭叫不安、發熱等症狀, 容易導致急性中耳炎。

還有一些吃母乳的寶寶, 由於媽媽餵養姿勢不當或乳汁流出過急, 而寶寶來不及吞咽, 乳汁可經咽鼓管進入中耳, 引起急性中耳炎。

二、識別耳朵炎症——中耳炎

寶寶耳朵進水, 如果處理不當則容易就引發中耳炎。

寶寶是各型中耳炎的好發人群, 由於寶寶難以描述耳痛、耳悶或聽力下降等表現, 臨床上常易漏診和誤診, 父母也容易忽視, 容易轉為比較難治的慢性中耳炎。

對於父母來說, 必須注意寶寶的行為, 感冒時有無耳痛、流膿表現。 如果寶寶得了中耳炎, 比較輕的話, 一般就是吵鬧、甩頭、用手抓耳朵等情況, 如果比較重了就會有高燒,耳朵裡流黃水。

父母平日需注意寶寶聽力表現,一旦有異常情況就要儘快就醫,以免耽誤治療,加重病情。

三、如何處理寶寶耳朵進水?

媽媽可以使用軟棉棒,在頭部把棉花撐呈蓬鬆狀,輕輕插入耳朵旋轉,但不要太深,前提是一定要固定好寶寶的頭部不能動。如果幾次擦乾後仍有臭味,就要到醫院給耳朵點藥水。如果寶寶不能配合,請不要輕易給寶寶掏耳,否則會有鼓膜穿孔的危險。

如果比較重了就會有高燒,耳朵裡流黃水。

父母平日需注意寶寶聽力表現,一旦有異常情況就要儘快就醫,以免耽誤治療,加重病情。

三、如何處理寶寶耳朵進水?

媽媽可以使用軟棉棒,在頭部把棉花撐呈蓬鬆狀,輕輕插入耳朵旋轉,但不要太深,前提是一定要固定好寶寶的頭部不能動。如果幾次擦乾後仍有臭味,就要到醫院給耳朵點藥水。如果寶寶不能配合,請不要輕易給寶寶掏耳,否則會有鼓膜穿孔的危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