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吐奶,寶寶無聲的抗議!

你最好的啟蒙老師其實就是自己的孩子, 孩子是我們的導師, 他們越小, 越有靈性, 他們不斷的用各種表現提醒我們要合理的愛他養他, 我們需要和他一起成長, 可是很多時候, 我們自己卻看不到或根本想不到……

愛吐奶的孩子

“劉老師, 這是昨天晚上收的孩子, 只有2個月。 門診診斷肺炎, 拍了片子, 可是是正常的, 孩子就是愛吐奶, 家長很緊張。 ”清早查房, 昨晚值班的一線大夫在患兒的病床前向我彙報著病情。 我用聽診器聽了聽孩子的肺部, 非常清晰, 沒有濕羅音。 我向孩子的媽媽詢問了幾個問題, 孩子是最近愛吐還是生後一直吐,

Advertisiment
在什麼狀況下吐奶, 睡後吐不吐等。

孩子的媽媽說:“孩子生後就容易吐, 近期有所加重。 多在睡後或吃完奶後不久吐, 有時候, 孩子一用力, 也吐。 ”我又問, “孩子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孩子媽說:“擔心奶不夠, 目前是混合餵養, 吃完人奶後再喂點牛奶。 ”我向身邊的年輕醫生:“你們分析一下, 這孩子到底是什麼病?”一個大夫說:“胃食管反流。 ”“說的對, 這個孩子很典型。 ”

Tips:寶寶在生長發育期間都有個生理性胃食管反流的時期, 原因是嬰兒賁門局部括約肌發育不全, 無器質性病變, 最常見於年齡在6月之內兒童, 多在生後18個月內逐漸好轉。 小嬰兒長期嘔吐甚至影響生長發育遲緩和反復不愈的呼吸道感染,

Advertisiment
就屬於病理性的了, 所以合理的餵養很重要。

孩子都是吃出來的病

我對家長說, 人們最愛說的一句話是“孩子都是吃出來的病”, 這句話非常有道理, 孩子嘔吐, 說明你喂多了!你的孩子才2個月, 你的奶真的不夠嗎?如果不夠, 你加牛奶的時候要總結經驗教訓, 不要總怕孩子吃不飽, 如果加了60毫升, 孩子吐了, 說明你喂多了, 下次要少點。 這個規律, 需要你自己去總結。

孩子的媽媽聽後連連點頭, 孩子的奶奶也在旁邊答腔:“就是, 我說是吃多了, 她老不信。 ”第二天查房, 孩子的媽媽滿臉笑容:“劉大夫, 你開的嗎丁林效果太好了, 孩子吃了後, 一點都不吐了。 我們能不能出院?”“我再觀察一下, 如果可以, 下午讓你們出院。 ”

吐奶, 無聲的抗議!

孩子住院兩天就讓出院,

Advertisiment
是不是有點倉促?下午上班的時候, 我正想去看看那個孩子, 孩子的奶奶就沖進了辦公室。 “劉大夫, 孩子又吐了, 你快看看去!”我走進病房, 孩子的媽媽滿臉不愉快:“孩子又吐了!你開的藥物怎麼不管用了。

我查看了一下小孩子, 小傢伙, 竟然有了點頭呼吸, 氣管裡還能聽見少許喘鳴音, 怪不得門診大夫曾診斷為“肺炎”。 我詢問了一下餵養情況, 孩子剛才吃完人奶後, 家長又給吃了50毫升牛奶。

我看著煩躁的小傢伙, 聽著他氣喘的聲音, 想了想他的化驗結果和治療後的情況, 我忽然豁然開朗。 我對滿臉愁容的媽媽說:“孩子在向咱們抗議呢, 可是我們都忽視了孩子的抗議!”孩子的媽媽迷惑地看著我。 “你孩子每次吃完你的奶後有沒有饑餓的表現?”“沒有。

Advertisiment

“你還是喂得太多了, 我最初的建議需要調整一下。 你不要給孩子補喂牛奶了, 喂完你的奶, 就讓孩子休息。 如果他很快就餓了, 先喂你的奶。 如果你的奶真的跟不上他的需求了, 加一次牛奶, 這樣就可以了。 你可以試驗一下。 ”經過指導和觀察, 第3天, 孩子非常正常, 沒有吐奶, 也沒有氣喘出現, 當天下午就出院了。 如今, 孩子出院快2周了, 沒有再因吐奶來複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