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可愛的嫉妒

2、3歲的小孩兒也會嫉妒?那當然!這些寶寶的父母們可是深有感觸。 如果媽媽遞給別的孩子一個蘋果, 他都會撲上去把蘋果奪過來, 因為那是他媽媽的蘋果, 而媽媽是“他自己的”!會吃醋的寶寶的“自我”與“蠻橫”裡摻和著聰慧與可愛, 往往讓父母們自豪之餘又難免困惑甚或尷尬。 這些小不點兒為什麼會嫉妒, 而父母們又該如何招架他們的嫉妒呢?

君君的媽媽就有著這樣的困擾。 每當家人或者朋友很高興地和君君4個月的小妹妹逗樂玩耍時, 3歲的君君就會特別生氣, 伸手要去打小妹妹。 媽媽耐心地告訴他:“那是你的小妹妹,

Advertisiment
你怎麼可以打她呢?你不知道你有多幸運能有個妹妹。 ”但是, 怎麼跟他說都沒有效果。

小孩子和嫉妒的情感之間, 就好像汽油和點燃的火柴的關係一樣。 一件也許你並不是很在意的微不足道的小事, 卻很可能激發他們很嚴重的嫉妒心理。 他們嫉妒的對象, 可能是樓下一起玩兒的小朋友, 可能是同胞手足, 也可能是親近“他的”媽媽的任何人, 等等。 儘管作為大人, 我們首先應正視並儘量去理解小寶貝的這種情感反應, 但同時必須意識到, 嫉妒畢竟是一種消極的情緒。 學習調節和克制嫉妒心理, 是一個很微妙的、一生的過程。

比較中得出的“不平等”

小寶貝大概從1歲左右就會開始產生這種嫉妒的情感,

Advertisiment
2、3歲時會變得比較明顯。 可是, 當他們可能連很多情感究竟是什麼還分不清的時候, 怎麼就會產生了嫉妒的心理呢?一位心理醫生這樣解釋道:“孩子在這個年齡, 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 他們把自己當作一個真正的獨立個體的存在來認知。 那麼他們靠什麼來建立這種認識呢, 就是靠主動地把自己和其他的人來做比較。 ”因此, 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往往是一個看去很小的“不平等”——“別人有, 我沒有”或者“媽媽抱弟弟, 沒有抱我”等等, 就會被那些小傢伙認為是一件很嚴重的事, 從而生氣或哭泣。

2、3歲的孩子, 對於“嫉妒” 本身其實沒有什麼認識, 但同時, 他們也還沒有大到能夠很長遠地、客觀全面地看待情感和處理情感的地步。

Advertisiment
當他們依偎在媽媽的懷裡時, 如果他們的一個兄弟或姐妹也想讓媽媽抱抱的話, 他們往往不能肯定媽媽是否有足夠的愛來分給他們倆——“如果媽媽抱了弟弟, 她是不是就不愛我了?”同樣地, 當他們看見別的小朋友得到生日禮物的時候, 他們會哭鬧著說自己為什麼沒有。 孩子完全忘記了在他過生日的時候, 爸爸媽媽和家裡人會一如既往, 送上他最喜愛的玩具。 他們可愛得只看得見自己當下的“利益”——有就是永遠有, 沒有就是永遠沒有——因此而會開心或難過。

愛和關注是通常會讓人饞涎欲滴的兩個東西——物質也可以算做一個吧。 其實不僅僅是孩子, 成年人也同樣渴望被愛、被關注。 也同樣對更多更好的物質充滿渴求。

Advertisiment
這是人的天性和本能。 每個人, 包括我們的小寶寶, 都生活在或大或小的群體裡, 無形中從比較得出的“不平等”, 極有可能引發孩子種種不安、煩惱、痛苦的嫉妒心理。 而一旦嫉妒心膨脹起來, 孩子就會出現憤怒、悶悶不樂的抑鬱情緒, 甚至會產生對抗、爭鬥或侵略性的“武力”行為(比如動手打自己的弟弟或妹妹)。

幫助被嫉妒心困擾的寶貝緩解情緒

對於家長來說, 最重要的就是必須明白:相對於2、3歲的小寶寶, 嫉妒別人和嫉妒心本身乃至因嫉妒導致的“武力”行為, 並不是什麼惡魔, 更算不上是什麼“道德問題”。 他們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體驗, 以及從而做出的道德行為, 最多只能達到“員警是好人, 小偷是壞蛋”的程度。 而對於抽象的情感,

Advertisiment
他們則更是無法把握。 因此, 我們首先要理解我們的小寶寶, 他們是善良可愛的, 他們真實地表達著自己的天性和願望, 他們只是還太小。 父母要給予他們的, 不應該是斥責, 不應該是嬌縱, 也不應該是回避。 而是要用智慧和耐心, 從平息他的嫉妒心開始, 引導他們健康地把握自己的情緒和欲望。

而在實際生活中, 當孩子表現出嫉妒的情緒或行為時, 要父母們依然能夠明白這一點並且保持平靜, 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借鑒下面這些方法, 也許能夠幫助你緩解孩子的嫉妒情緒, 並且給他們以正確的暗示和引導。

* 不要否定他的情感

當你的孩子讓你把那個搶了媽媽懷抱的小baby扔掉時, 你不要馬上就斥責他說:“你這種想法是很壞的!”或者:“你怎麼能說這樣的話呢?”而要正視他的這種強烈的感情, 告訴他:“我知道你有的時候希望你的小妹妹走開,特別是當你希望我跟你玩兒的時候。但是我現在正忙著給她換尿布呢。我當然如同以往一樣地愛你,儘管如此,我們最好還是等你的小妹妹睡覺了,再找機會一起玩兒,好不好?”這時你也可以讓他坐在你旁邊,邊給小baby換尿布,邊給他唱歌。

理解孩子,接受他內心的願望和不悅。讓他感受到的不是被“遺棄”,而是永遠的溫暖。

* 給他一個也可以自豪的理由

當朵朵因為一個小朋友年齡比她大而產生嫉妒心時,媽媽安慰她說:“你看,你也已經長大了呀,都快上學了!可你依然很小,小到還能夠坐在媽媽的腿上跟媽媽玩兒,她(指那個比她大的小朋友)可不行哦!”

麗麗看到莎莎天生的自來卷頭髮很漂亮,而自己卻沒有,難受得直哭。麗麗媽親切地抱起她說:“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美麗,就像別人也會羡慕你直直的頭髮一樣。”然後媽媽給麗麗梳了兩條麻花辮,系上了漂亮的蝴蝶結。麗麗開心極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和優勢,嫉妒常常是羡慕的情感過了頭。

* 轉移他的注意力

當你的小寶寶想跟大一點的孩子一起玩兒,可大孩子卻不願意帶著他玩兒時,小寶寶可能就要產生不愉快的嫉妒心了。這時,你可以先對他的這種感情表示認同,然後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找一些你可以和他一起玩兒的特殊而有趣的遊戲。但是,絕對不要通過強迫大孩子帶你的寶寶一起玩兒,以此來作為對自己孩子的安撫。因為這無異於,別人有什麼東西,他只要想要就給他買。這種方式不能教會他該如何面對挫敗。

小孩子畢竟還小,很快就會沉浸在另一份快樂中而忘卻剛才的痛苦。別讓孩子陷於願望不能達成的鬱悶裡,另一份快樂也是快樂嘛!

* 巧妙轉化他的嫉妒

如果你們倆擁抱時,兒子偏偏一定要站在你們中間的話(意味著他嫉妒你們親熱了),那麼,好,來個三個人的大擁抱吧!小寶貝一定會覺得這種特殊的大擁抱很好玩兒!讓孩子一起來享受這種家人之間愛的融洽與溫馨,“軟化”他的嫉妒!孩子只會開心地記得他參與了一個擁抱,而不是一場關於媽媽的“爭奪”。(在小寶貝睡了之後,你們再享受二人世界吧。)

* 每天都花些時間和寶寶在一起

對於你的孩子,這是最好的安慰,多給孩子一些愛☆禁☆撫。這樣可以減少孩子在頻繁發生嫉妒時的不安全感。

TIPS

健康的性格和意志品質仍然是需要細心培養的。孩子在慢慢長大,他會逐漸聽懂並領悟你的教誨:

* 要做一個友善的孩子,團結小夥伴兒,樂於助人,吃虧是福。

* 要做一個寬容的孩子,心胸豁達,能正視別人的優勢和自己的不足。

* 要做一個謙虛的孩子,不做動畫片裡“驕傲的大公雞”。

* 要做一個好學的孩子,積極進取,學習別人的長處。

* 要做一個快樂的孩子,因為生命是值得感激的,每個點滴都是值得快樂的進步

告訴他:“我知道你有的時候希望你的小妹妹走開,特別是當你希望我跟你玩兒的時候。但是我現在正忙著給她換尿布呢。我當然如同以往一樣地愛你,儘管如此,我們最好還是等你的小妹妹睡覺了,再找機會一起玩兒,好不好?”這時你也可以讓他坐在你旁邊,邊給小baby換尿布,邊給他唱歌。

理解孩子,接受他內心的願望和不悅。讓他感受到的不是被“遺棄”,而是永遠的溫暖。

* 給他一個也可以自豪的理由

當朵朵因為一個小朋友年齡比她大而產生嫉妒心時,媽媽安慰她說:“你看,你也已經長大了呀,都快上學了!可你依然很小,小到還能夠坐在媽媽的腿上跟媽媽玩兒,她(指那個比她大的小朋友)可不行哦!”

麗麗看到莎莎天生的自來卷頭髮很漂亮,而自己卻沒有,難受得直哭。麗麗媽親切地抱起她說:“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美麗,就像別人也會羡慕你直直的頭髮一樣。”然後媽媽給麗麗梳了兩條麻花辮,系上了漂亮的蝴蝶結。麗麗開心極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和優勢,嫉妒常常是羡慕的情感過了頭。

* 轉移他的注意力

當你的小寶寶想跟大一點的孩子一起玩兒,可大孩子卻不願意帶著他玩兒時,小寶寶可能就要產生不愉快的嫉妒心了。這時,你可以先對他的這種感情表示認同,然後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找一些你可以和他一起玩兒的特殊而有趣的遊戲。但是,絕對不要通過強迫大孩子帶你的寶寶一起玩兒,以此來作為對自己孩子的安撫。因為這無異於,別人有什麼東西,他只要想要就給他買。這種方式不能教會他該如何面對挫敗。

小孩子畢竟還小,很快就會沉浸在另一份快樂中而忘卻剛才的痛苦。別讓孩子陷於願望不能達成的鬱悶裡,另一份快樂也是快樂嘛!

* 巧妙轉化他的嫉妒

如果你們倆擁抱時,兒子偏偏一定要站在你們中間的話(意味著他嫉妒你們親熱了),那麼,好,來個三個人的大擁抱吧!小寶貝一定會覺得這種特殊的大擁抱很好玩兒!讓孩子一起來享受這種家人之間愛的融洽與溫馨,“軟化”他的嫉妒!孩子只會開心地記得他參與了一個擁抱,而不是一場關於媽媽的“爭奪”。(在小寶貝睡了之後,你們再享受二人世界吧。)

* 每天都花些時間和寶寶在一起

對於你的孩子,這是最好的安慰,多給孩子一些愛☆禁☆撫。這樣可以減少孩子在頻繁發生嫉妒時的不安全感。

TIPS

健康的性格和意志品質仍然是需要細心培養的。孩子在慢慢長大,他會逐漸聽懂並領悟你的教誨:

* 要做一個友善的孩子,團結小夥伴兒,樂於助人,吃虧是福。

* 要做一個寬容的孩子,心胸豁達,能正視別人的優勢和自己的不足。

* 要做一個謙虛的孩子,不做動畫片裡“驕傲的大公雞”。

* 要做一個好學的孩子,積極進取,學習別人的長處。

* 要做一個快樂的孩子,因為生命是值得感激的,每個點滴都是值得快樂的進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