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促排卵和取卵後,
一部分患者可能因為子宮內膜形態欠佳或血清激素水準過高等原因,
無法進行新鮮週期胚胎移植,
只能將胚胎全部冷凍。
解凍這些胚胎進行移植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時候,
在冷凍以後多久移植成功率最高,
目前尚無統一定論。
於是有一些研究者開始探索,
從取卵後(OPU)到凍融週期胚胎移植(FET)時間長短,
是否會影響成功率?
他們的最新研究結果表明,
全胚冷凍的患者,
不論在取卵後的第幾個月經週期進行解凍胚胎移植,
成功率沒有明顯的差別。
研究者對512個患者的冷凍週期的結果進行了分析。
Advertisiment
其中,
採用拮抗劑方案促排的週期有397個,
長方案促排卵的週期有258個。
移植凍融胚胎週期的子宮內膜準備有238個是通過口服雌激素,
而274個是通過皮下注射雌激素進行的。
取卵後第一個月經週期就進行解凍胚胎移植的共263個,
在隨後的其他月經週期進行移植的共249個。
結果發現:在排除了一些干擾因素後,
取卵後第一個月經週期移植凍融胚胎和隨後其他月經週期移植凍融胚胎相比,
生化妊娠率(hCG陽性) (49.8% vs 43.8%; p = 0.17)、臨床妊娠率(超聲確認妊娠)(44.1% vs 36.1%; p = 0.07) 和流產率(11.8% vs 16.1%; p = 0.16)都沒有明顯的差別。
對於活產率(分娩胎兒並存活)也沒有明顯的影響(oddsratio, OR 0.73; 95% CI 0.49–1.08)。
而真正對活產率有影響的,
主要是患者的年齡:40歲以上的患者比35-40歲者低,
35-40歲的患者較35歲以下者低。
Advertisiment
由於研究的樣本量有限,
還需要更大樣本量的研究來驗證結論的準確性,
當然也要進一步排除其他潛在因素對結果的影響。
故而研究者得出結論,
對於全胚胎冷凍的患者,
在取卵後可不用等許多個月經週期後再進行凍融胚胎移植,
而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
選擇合適的移植時機。
這樣既不會影響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也不會浪費不必要的等待時間。
我們中心通常在取卵後第3個月經週期開始進行凍融週期胚胎移植的內膜準備,
主要是考慮到促排卵和取卵畢竟不是自然的生理狀態,
通過2-3個月的調整,
讓身體恢復到最佳狀態,
以追求在“萬事俱備”的條件下一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