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及時治療 別錯過孩子正牙最佳時機

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整齊、潔白的牙齒, 但由於遺傳、飲食偏軟、不良習慣等種種原因造成了孩子的牙齒不太整齊。 在美國, 不幫孩子矯正牙齒的父母將會受到起訴。 目前, 美國17歲以下青少年接受牙齒矯正治療的人數比上個10年上升了46%。

胎兒時期奠定牙健康基礎

仔細看看寶寶們的小牙齒, 你就會發現, 有的寶寶乳牙潔白而整潔, 而有的寶寶牙齒稀稀落落, 沒有光澤。 這是怎麼回事呢?遺傳嗎?營養學家的回答是:寶寶後天牙齒的“品相”與孕媽咪懷孕時攝入的營養有關!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

Advertisiment
20顆乳牙的牙胚從胎兒6周就已開始發育, 胎兒20~40周時16顆恒牙胚也開始發育, 牙胚的發育狀態會決定乳牙和恒牙萌出的順序及品質。 當寶寶呱呱墜地時, 頜骨內已經有20顆乳牙胚和16顆恒牙胚了, 媽媽看不見, 是因為它們還藏在牙齦下沒長出來。 孕婦的營養狀況和用藥都會影響胎兒的口腔健康, 所以准媽媽們要加強營養, 做好產前保健, 使母體不生病, 不受任何損傷, 生活要規律, 心情要舒暢, 這些對保證胎兒在母體內的正常發育很重要。 懷孕時的營養對胎兒牙胚發育有很大影響, 如孕期缺鈣、磷、維生素D, 可使乳牙鈣化受影響, 從而埋下各種牙齒問題隱患。 因此孕婦應經常曬太陽, 保持正常平衡的飲食, 米飯、水果、蔬菜、奶類、魚類、肉類皆要均衡攝取。
Advertisiment

牙齒“排隊” 三個時期很關鍵

口腔專家指出, 成年後能否有一口整齊、健康的好牙, 與兒時口腔健康有很大關係。 而從乳牙到恒牙萌出會經歷三個關鍵時期, 此間許多情況都與牙齒今後的排列是否整齊息息相關。 而牙齒如果列不齊, 將是許多口腔問題的根源, 所以家長們此時應注意觀察孩子口腔情況, 一旦出現問題應尋求口腔專家的指導與治療。

乳牙期

乳牙脫落有一定的時間和順序, 應脫落而不脫落稱乳牙滯留, 其後果往往是恒牙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 若乳牙在應脫落之前就脫落了, 稱為乳牙早失, 這往往會造成兩側鄰牙向缺牙空隙傾斜, 使缺牙間隙變小, 恒牙因間隙不夠而錯位萌出。

Advertisiment

換牙期

換牙期應多注意孩子咀嚼功能的鍛煉, 吃些海蜇、花生、甘蔗等耐嚼食物, 以保持對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 促使乳牙按時脫落。 當孩子門牙和後磨牙都已萌出, 可給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蘋果等食物, 使換牙順利完成。

換牙期乳磨牙易患齲病, 如齲齒引起根尖病, 會影響恒牙的萌出, 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齲病的及時治療和預防。

恒牙期

這時應特別注意矯正不齊牙齒、糾正不良口腔習慣。 換牙時, 前恒牙從乳牙的下方或內側萌出, 萌出的恒牙即為成人牙齒的大小, 出現輕度擁擠、扭轉或間隙是正常的, 可隨鄰牙的萌出和頜骨的生長發育而自行調整排齊, 只要不是“地包天”, 乳牙時期一般不必矯治, 但要定期觀察,

Advertisiment
同時對孩子的不良口腔習慣(如吐舌、舔舌、吮指、咬鉛筆、下頜前伸等)應給予及時糾正。 如在乳牙完全替換後仍排列不齊, 應及時就診, 以免延誤治療。

牙列不齊危害大 兒童期正牙很重要

據介紹, 牙列不齊通常有三種類型:一是牙齒擁擠, 排列混亂;二是上頜前突, 俗稱“齙牙”, 嚴重的可導致嘴唇不能自然閉合;三是下頜前突或上頜後縮, 也就是俗稱的“地包天”。

牙列不齊的危害非常大。 牙齒擁擠或突出, 面部外觀不協調、頜骨及軟組織的生長異常, 嚴重影響臉形, 妨礙發音, 危害身體健康。 嚴重的錯頜畸形, 會使咀嚼功能降低, 加重胃腸負擔, 甚至繼發消化系統功能障礙。 牙齒擁擠不正, 日常刷牙不易徹底清除, 更易引發齲齒、牙齦炎、牙周炎,

Advertisiment
最終牙齒鬆動、脫落;錯位嚴重的牙更會刺激唇頰或舌, 引起潰瘍。 由於牙齒不齊使面部形象受到影響, 會導致孩子產生自卑等心理障礙, 嚴重的還會影響到他們對將來自我的評估及期望, 甚至影響就業、社交與擇偶。

但對於是否需要及時矯正、是否應等換完乳牙後才開始矯正, 許多家長卻存在一些錯誤的認識, 有不少家長認為乳牙終將被恒牙替換, 而沒有及時治療, 錯過了孩子牙齒最佳矯正時機。 口腔專家指出, 及時採取積極主動的應對措施十分重要, 因為在牙齒生長週期內及時地矯正治療, 可以利用生長發育的潛力有效改善異常咬合, 達到很好的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