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千萬別讓你的孩子被表揚綁架!

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過去的10年裡, 和她的團隊都在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 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 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 這項研究結果令學術界震驚。

在實驗中, 他們讓孩子們獨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圖任務。

首先, 研究人員每次只從教室裡叫出一個孩子, 進行第一輪智商測試。

測試題目是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 幾乎所有孩子都能相當出色地完成任務。 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後, 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 並附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

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

Advertisiment
一組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 即表揚, 比如, “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 你很聰明。 ”

另外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於努力的誇獎, 即鼓勵, 比如, “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 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

為什麼只給一句誇獎的話呢?

德韋克解釋說:“我們想看看孩子對表揚或鼓勵有多敏感。 我當時有一種直覺:一句誇獎的話足以看到效果。 ”

隨後, 孩子們參加第二輪拼圖測試。

有兩種不同難度的測試可選, 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哪一種測試。 一種較難, 但會在測試過程中學到新知識。 另一種是和上一輪類似的簡單測試。

結果發現, 那些在第一輪中被誇獎努力的孩子中, 有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

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 則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

Advertisiment
由此可見, 自以為聰明的孩子, 不喜歡面對挑戰。

為什麼會這樣呢?

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 等於是在告訴他們, 為了保持聰明, 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 ”

這也就是實驗中“聰明”的孩子的所做所為:為了保持看起來聰明, 而躲避出醜的風險。

接下來又進行了第三輪測試。

這一次, 所有孩子參加同一種測試, 沒有選擇。 這次測試很難, 是初一水準的考題。

可想而知, 孩子們都失敗了。 先前得到不同誇獎的孩子們, 對失敗產生了差異巨大的反應。

那些先前被誇獎努力的孩子, 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

德韋克回憶說:“這些孩子在測試中非常投入, 並努力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難題, 好幾個孩子都告訴我:‘這是我最喜歡的測驗。

Advertisiment
’”

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認為, 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

他們在測試中一直很緊張, 抓耳撓腮, 做不出題就覺得沮喪。

第三輪測試中, 德韋克團隊故意讓孩子們遭受挫折。 接下來, 他們給孩子們做了第四輪測試, 這次的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

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 在這次測試中的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 而那些被誇獎聰明的孩子, 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 卻退步了大約20%。

德韋克一直懷疑, 表揚對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 但這個實驗的結果, 還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她解釋說:鼓勵, 即誇獎孩子努力用功, 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 孩子會認為, 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

Advertisiment
反之, 表揚, 即誇獎孩子聰明, 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這樣, 當他們面對失敗時, 往往束手無策。

在後面對孩子們的追蹤訪談中, 德韋克發現, 那些認為天賦是成功關鍵的孩子, 不自覺地看輕努力的重要性。

這些孩子會這樣推理:我很聰明, 所以, 我不用那麼用功。 他們甚至認為, 努力很愚蠢, 等於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

德韋克的實驗重複了很多次。 她發現, 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 都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

男孩女孩都一樣, 尤其是好成績的女孩, 遭受的打擊程度最大。 甚至學齡前兒童也一樣, 這樣的表揚都會害了他們。

鼓勵是指鼓勁而支持, 表揚則是指對一件事或品行的顯揚、宣揚。

Advertisiment

鼓勵通常是針對過程和態度的, "爸爸看到你這學期的努力, 為你驕傲!"

表揚通常是針對結果和成效的, "爸爸看到你成績提高, 為你高興!"

多鼓勵, 少表揚;多描述, 少評價, 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揚綁架, 或輸不起, 未達目的而不擇手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