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千萬別給你的寶寶加錯“油”

千萬別給你的寶寶加錯“油” 孩子還小, 吃飽玩好就OK!這是很多媽媽的簡單想法, 覺得只要孩子正常吃飯, 健康成長不成問題。 粗心的媽媽們, 這樣馬虎會讓你的寶貝健康打折! 吃的很多卻不長個, 只愛吃番茄炒雞蛋、對零食過分著迷, 小小年紀就患上近視, 在幼稚園總不好好吃飯……你家的寶寶有這樣的問題嗎?這些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為寶寶茁壯成長埋下隱患。 真正懂得愛孩子的媽媽該學會把愛用在最關鍵的地方。 聽聽專家的建議吧, 立刻給寶寶加油, 讓孩子擁有完美的健康童年。

孩子吃飽了嗎 奶奶對還是媽媽對? 妙妙由疼愛她的奶奶照料著,

Advertisiment
盛飯的時候奶奶總是以妙妙的肚量為標準, 想吃多少給多少。 媽媽的做法正好相反, 她很怕妙妙的胃口越撐越大, 通常只以自己食量的一半為標準, 她想, 那麼小小的一個小人兒, 吃得怎麼能比大人多呢? 營養師說法:很遺憾, 媽媽和奶奶都對孩子的營養需求缺少準確認識。 小朋友在長身體的階段, 食量常常超乎大人的想像。 從5、6歲開始, 孩子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就非常接近於一個中等身材, 從事輕體力勞動的成年女性了, 到了10歲上下, 孩子們甚至還要吃得更多些呢。

對策:吃夠吃好, 均衡營養 吃夠主食:學齡前的孩子每餐需要吃1兩―1.5兩主食, 可以是7―10個餃子, 1―2片切片麵包,

Advertisiment
如果是米飯, 大約相當於一個蘋果的體積, 要是饅頭呢, 大約相當於兩個雞蛋大小的一塊。 魚肉蛋奶不可缺:年輕的媽媽常常視脂肪為敵人, 這也影響到她們的孩子, 而孩子有賴脂肪提供直接能量、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維生素, 更需要那些與脂肪伴隨的優質蛋白質, 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 所以每天適當進食100克―150克的動物性食物很必要。 解決綠色難題:蔬菜不甜也不香, 孩子常常對它們沒興趣, 但是每天吃300―500克蔬菜是最低限度的要求, 否則會發生水溶性維生素和多種微量營養素缺乏。

變換菜式, 讓孩子參與制作, 用《大力水手》的故事來誘導, 調動他們對蔬菜的興趣吧。 控制油與糖:和成人一樣, 孩子每天只需要20克左右的烹調用油,

Advertisiment
所以煎炒炸時要控制用油量。 另外, 含單糖多的甜食和水果只在需要的時候給他們, 不要養成因為無聊而進食的習慣。 上幼稚園了, 孩子的營養怎麼補? 若鴻是個內向、瘦小的孩子, 在家時就不愛吃飯, 最近要進幼稚園了, 他的媽媽非常擔憂, 幼稚園的飲食合不合寶寶口味呀?營養能達標嗎?回家之後應該補些什麼營養好呢?

營養師說法:剛進幼稚園的孩子經常會緊張、害羞、過度興奮, 完全沒有進食所需的平和狀態, 食欲受到抑制, 進食量很小, 特別是日托小孩子的早、晚兩餐, 因為匆忙, 一般吃得都不夠好。 孩子上了幼稚園, 就會經常用他們的方法交換關於美食的資訊。 有些也許是負面的, 比如“小美不肯吃蘿蔔, 所以我也不吃”,

Advertisiment
“昊昊吃藍莓味的‘小麻籽’看上去很不賴哦”。 這就好像溫室的花朵在自然中受到昆蟲、蜜蜂、花粉、灰塵的探訪, 他需要的不再是隔絕, 而是加倍呵護和精心引導, 小到飲食之事也是同樣。

對策:加倍呵護, 精心引導 索要幼稚園的每日食譜:通常幼稚園的食譜是全面而均衡的, 營養可以得到保證。 家長為孩子準備加餐時, 最好能補充幼稚園的不足, 避免重複。 向老師瞭解孩子的進食情況:向老師詳細諮詢孩子的飲食偏差經常發生在哪類食物上, 以及與同齡孩子相比他的進食水準和能力如何, 然後再想辦法彌補。 讓孩子參加晚上的家庭用餐:家庭聚餐是個很好的交流機會, 孩子與家人團聚在一起, 會感到踏實和穩定,

Advertisiment
同時家庭飯桌應該成為孩子形成均衡飲食概念的第一場所。 即使孩子吃不下什麼而又會製造相當多的麻煩也是很值得的。

小胖孩兒 也會營養不良 孩子想吃什麼就是缺什麼!這種說法對於城市裡的小孩可不適合。 因為每個孩子都喜歡豔麗的甜食和香噴噴的油炸食品。 零食、甜食、洋速食這3個“甜蜜殺手”製造了許多營養不良的小胖孩兒, 他們吃得貴、吃得飽, 但是營養狀況未必好。 營養師說法:首先必須明白, 孩子對食物的需要出自兩種原因, 一是身體需要, 二是心理需要, 餓不餓只能部分反映身體對營養的需求。 甜食、零食、油炸食品含有很多能量, 孩子攝入過多, 會導致營養不良, 甚至會發生貧血、近視、齲齒、大便不規律、肥胖或消瘦等狀況。

對策:精心製作,巧妙搭配 擅用獨門妙法,帶來飲食均衡:芝麻醬、香麻油、番茄醬、橄欖油、蝦皮、海苔、豆腐絲、乳酪……這些食品都含有一種或多種營養素,而且含量非常豐富,能大力扭轉某種營養素的不平衡。比如乳酪、芝麻醬和蝦皮,一點點東西含鈣卻非常多,食譜中有或沒有能對鈣的攝入水準起決定性的影響。 改變你在超市行走的路線:超市逛街變換購買食品的習慣,多看看那些你不曾矚目的食品,或許它們會帶給家庭餐桌新的體驗,孩子更是樂於嘗試新奇的東西,什麼無鉛松花蛋、菲律賓吞拿金槍魚、庫拉索蘆薈和仙人掌,還有好看又好吃的香梨、洋桃和蛋芒,都應納入孩子的食物範圍,讓他有更多選擇。

對策:精心製作,巧妙搭配 擅用獨門妙法,帶來飲食均衡:芝麻醬、香麻油、番茄醬、橄欖油、蝦皮、海苔、豆腐絲、乳酪……這些食品都含有一種或多種營養素,而且含量非常豐富,能大力扭轉某種營養素的不平衡。比如乳酪、芝麻醬和蝦皮,一點點東西含鈣卻非常多,食譜中有或沒有能對鈣的攝入水準起決定性的影響。 改變你在超市行走的路線:超市逛街變換購買食品的習慣,多看看那些你不曾矚目的食品,或許它們會帶給家庭餐桌新的體驗,孩子更是樂於嘗試新奇的東西,什麼無鉛松花蛋、菲律賓吞拿金槍魚、庫拉索蘆薈和仙人掌,還有好看又好吃的香梨、洋桃和蛋芒,都應納入孩子的食物範圍,讓他有更多選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