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包貝爾女兒的奶嘴差點引發“婆媳大戰” 這一次到底誰對?

在節目《媽媽是超人》中, 包奶奶“駕到”包家。 節目中包奶奶不但要教餃子說話識字, 還要改掉餃子一直吃奶嘴的壞毛病!在餃子睡午覺也要含著“狗狗奶嘴”, 否則哭鬧著不肯睡, 包文婧心疼餃子, 就與婆婆展開了拉鋸戰, “婆媳大戰”簡直一觸即發!



包文婧贊成餃子含奶嘴睡覺, 認為這樣會對孩子起到安撫作用, 而婆婆則持反對意見, 覺得這樣含奶嘴時間太長, 會對嘴型和牙齒造成不良影響, 兩人各持己見, 一時爭論不下。 那麼這一次, 誰對了呢?下面就跟育兒網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
使用安撫奶嘴的好處



Advertisiment
大家都知道, 剛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便會自動地尋找和吸吮媽媽的乳☆禁☆頭, 因此吮吸是寶寶與生俱來的生理需求。 寶寶的吸吮有兩種作用:一種是通過吸吮攝取必需的營養, 另一種則是"非營養性吸吮", 父母們常會看到寶寶吮吸乳☆禁☆頭卻不吃奶或吮吸手指的情況, 這其實是寶寶在感知和瞭解這個世界, 也可以讓寶寶獲得撫慰和安全感, 更重要的是寶寶通過這種"非營養性吸吮"使口腔獲得有益鍛煉, 對日後牙齒的健康發育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絕大多數的寶寶用他們的手指來滿足自己的"非營養性吸吮", 這一看似自然的動作, 其實隱藏著諸多隱患。 首先, 寶寶的手指上隱藏大量的細菌, 容易引發口腔黏膜細菌性☆禁☆感染;其次,
Advertisiment
吸吮手指不利於寶寶的口腔發育, 因為手指中的骨骼不像母親乳☆禁☆頭那樣柔軟, 長期頻繁地吸吮手指, 將可能造成寶寶上門牙往前長、而下門牙往後長, 導致所謂的"凸頜"。 此外, 由於手指是寶寶身體的一部分, 戒掉吸吮手指將變得非常困難, 在臨床中, 3歲多甚至6歲的孩子依然無法戒掉吸吮手指的病例比比皆是。
如果寶寶總是頻繁地吸吮手指, 或者在入睡前哭鬧不止, 建議媽媽們嘗試安撫奶嘴, 選擇具有矯正齒列功能設計的模擬造型安撫奶嘴, 可以説明寶寶戒掉吸吮手指的習慣, 更可以讓寶寶的口腔得到正確而有益的吸吮鍛煉。



使用奶嘴也有原則
奶嘴並非絕對不能用的輔具, 但與其花時間和力氣幫寶寶戒除奶嘴,
Advertisiment
應該一開始就建立好奶嘴的使用原則, 別讓寶寶養成過度依賴奶嘴的習慣。
不要寶寶一哭就塞奶嘴
寶寶會哭有很多原因, 包含生理性原因, 例如肚子餓、尿布濕、肚子脹氣等, 或者是需要安撫, 建議家長要先搞清楚寶寶為什麼哭, 而不是寶寶一哭就給予奶嘴。
即使寶寶真的需要安撫, 也不能每次都只給奶嘴, 時間一久就會造成孩子的依賴。
不需要安撫的時候就不給
有時寶寶雖然吸著奶嘴, 但吸一吸就把奶嘴吐出來, 或是受到其他事物吸引而不需要安撫時, 奶嘴掉出來, 家長卻又馬上塞回去。 這時寶寶沒有哭也沒有鬧, 表示寶寶不需要奶嘴的安撫, 就不該再讓寶寶吸著奶嘴。
戒奶嘴的技巧
要替寶寶戒掉奶嘴,
Advertisiment
家長必須有長期抗戰的準備, 除了之前不要讓寶寶太過依賴奶嘴之外, 使用正確的技巧, 並堅守原則, 也能幫助孩子順利戒除奶嘴。
相關用戶問答